穷途_作者:扶子不好吃(78)

  说到这里,梁博士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眉心。

  戴好眼睛后,他继续问说:“请问有我老师的消息了吗?他才是病毒学方面真正的专家,我认为只有他在,丧尸病毒的研究才能得到突破。”

  郑将军摇头:“还没有找到陈院士,我们不能确定他的去向。”

  杨奕钦理解他们寻人的艰难。

  有目的地倒还好,在城市里没有目的地的寻人,无异于大海里捞针。

  市区一片混乱,往丧尸少的地方逃就已经十分困难,往丧尸多的地方前进只会难上加难。装甲车开进去很可能被海量的丧尸淹没,不怕的丧尸潮前赴后继拿肉来垫,即便是坦克来了也无法行径。

  而且一旦遇到潮水般的丧尸群,普通的枪支可能无法抵抗,需要更大火力的热武器才能开路。他们是还有其他杀伤力大武器,可城市里高楼大厦紧凑,又还有许多不知道藏在哪里的幸存者,贸然进行大面积的火力攻击,只怕会毁了建筑、更会误伤幸存者。

  哪怕救了附近的幸存者,将数以万计的丧尸杀得一直不剩,最后大量尸体和残垣断壁只会将路堵住,他们仍旧还是进不去。

  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区的丧尸数量太多。

  梁博士不死心:“家里、学校、研究院,都找过了吗?都找过的话,为什么不去其他地方排查呢?”

  “梁博士,除了陈院士,我们也需要搭救其他科学家。”钱国伟语气严肃,“基地人手紧缺,当初救出你的时候,你也看到了,我们牺牲了好几名战士,才成功将你们几位科学家带出来。后来再潜入实验室,又是折损了好几人,才成功运出来一小部分实验设备。”

  梁博士冷静下来,呼出一口气:“抱歉,是我太激动了。”

  他实在是害怕,害怕老师已经遭遇了不测。

  研究一项未知的病毒,找出解决未知病毒的办法,本来就是漫长又艰难的工作。没有老师的帮助,就算给他们更好的设备,恐怕也要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有点研究成果。

  但是正如钱国伟所说,现在整个基地加起来也只有两三千人,人数甚至还不如一所中学。而北市那么大,需要拯救的人太多,需要准备的物资太多,他们只能一件事、一件事地去做。

  在场的人,包括杨奕钦和封霖,都明白如果基地的情况无法改善,就只能不断推后搭救普通人的时间。或者说在清剿丧尸、拯救重要人物的间隙,才能顺便去拯救附近的普通幸存者。

  不是不想救,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果幸存者都能像杨奕钦他们一样,也不必非要有自行前往基地的能力,至少敢出手解决掉家附近的丧尸、敢移动到暂时安全的地方,基地的压力都会小很多。

  结束末世,必将是一个漫长的、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的过程。

  梁博士要走了杨奕钦的手机,说要将图片拷到电脑上,晚点还给他。博士离开之后,会议室里的空气都有些沉闷。

  郑将军又问了杨奕钦二人许多问题,最后说:“把你们叫过来,其实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你们是最早一批自行抵达基地的幸存者,基地方面想让你们总结一下逃离市区的路线,整理一份适合普通人的生存经验,在广播中传播出去。”

  军人们全都训练有素,他们能抵达基地靠的是果敢无畏、令行禁止和火力强劲,而且他们一开始就和普通幸存者不是一个路线,因此不好作为参考,至多传授一些生存技巧方面的经验。

  蔺团长也说:“虽然你们的路线,不能完全代表全市幸存者的路线,但至少有重叠的部分。”

  “当然,你们武力强劲这一点,也是不可复刻的,不好作为参考的标准,但你们毕竟是一个主动逃出来的人。”郑将军说,“现在北市的幸存者四散在各个地方,家里有粮食而居所坚固,能守上几个月安心等待救援,当然是最好的情况。”

  “可还有些情况是没有粮食又不敢去找的、有粮食但房屋不够坚固的……这些人如果不主动逃出来,前往安全的地方,只一心等我们这千余人去搭救,那后果……”

  他说的话未说全,杨奕钦就已理解。

  郑将军等人绞尽脑汁,不过是想让更多幸存者能好好活着。

  哪怕不能自行前往基地,至少活到等来基地的搭救。

  “正好。”封霖说,“我有地图。”

  是他们标记过的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