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牛车,村长问道:“户契都拿了?”
“拿好了。”孟一宁的户契是他哥去服兵役的第三年给分出来的,孟家那边美其名曰日后成亲免得再麻烦。
孟一宁倒是挺感谢他们,不然昨天还有得折腾。
夏文泽的户契是分家那天就分出来的。
其中一位婶娘看向两人,“宁哥儿咋从泽小子家里出来?”
另外几人也疑惑的看着两人。
孟一宁笑道:“赵三婶子,我跟阿泽成亲了。”
车里人闻言都是一惊,“成亲了?啥时候的事啊?”赵三婶子是最吃惊的,他还想着找人去将宁哥儿定给自家小儿子呢。这咋就跟泽小子成亲了?
“是啊,你俩是啥时候成的亲?我们怎么没听到过?”
夏家跟孟家这边给两人定亲的事并没有到处说,因此除了有限的几家知道外,村子里人大多数都是不知道的。
孟一宁看了眼夏文泽,眼珠狡黠的转了一圈,脸上也带出些难过来,微垂着眼睑道:“这不是我爷奶等不及要把我赶出来,啊,不对,是嫁出来,我想着阿泽哥也困难,就寻思着先把成亲书登记了,办酒席的事等着我俩手里攒点钱,到时候再给补上就是。”
“啊,原来是这么回事?”赵三婶子心里叹息一声,没想到自己又慢了一步。
怕是孟家那边等不及把这孩子给赶出来的,甚至连办酒席的时间都不给。
车里的几位都是知道孟一宁的事的,一听他说完,几位互相对视一眼,就都明白了。
啧啧,这可真是。
村里人都知道孟老太太轻视姐儿哥儿,没想到这么轻视,好歹这孩子还是他二儿子留下的唯二两个孩子了。
一大家子住的那砖瓦房可还是人家孟老二给出钱盖起来的。
几人又想到了不到十五岁就被迫去服兵役的孟老二家大小子,孟老太太可真够缺德冷血的。
那赵屠户家也不是个好东西,当时定下宁哥儿,可是看中了宁哥儿那好八字能给他家生病快死的夫郎冲喜,自打定下宁哥儿,他那夫郎身体一天天好起来了不说,家里日子都好过了。村子里多少人不说他家定了门好亲,私下里不少人还懊悔没先一步定下宁哥儿呢。
那会儿宁哥儿也没少去他家帮忙砍猪草喂猪啥的。哪晓得赵家那小子中了秀才,就把这亲事给退了。
啧啧。
想到宁哥儿的好八字,几人都觉得那赵屠户家准得后悔。
村子里人大多迷信,都相信孟一宁的八字好,也就是俗称的旺夫旺家。
作者有话说:
日常拉收藏拉评论!!!【改错】
第6章
管好自家事!!!
孟一宁给孟老太太一家不大不小的扣了口锅,至于这几位婶娘夫郎心里会怎么去脑补,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暂时不能亲自去收拾那一家子,但是不妨碍他给他们泼点脏水,再说,他这也不算冤枉那家人。
虽然稍微改了点东西。
夏文泽微微侧头看了眼他,孟一宁冲他挤了挤眼,夏文泽勾了下嘴角。
孟一宁心叹笑起来可真好看,好心情的转头欣赏起周围的景色。
出村的路是碎石路,虽然经年累月下来早已经没有了当初新建时的平整,但因着村子里的砖瓦窑,这条路也时常有村人维护,牛车在上面走路虽然有点颠簸,但比起别的村子的纯泥土路已经是让人羡慕的了。
村路两边都是土地,里面有的已经播种,有的还在锄地翻垄阶段。
村长在前面驾着牛车,“泽小子你们地咋整?今年泽小子租出去那几块地我看那边还没来得及下种,你们是要拿回来自家种还是继续租?”
按他说,泽小子没成亲前地租出去也就算了,现在已经成家了,怎么也得把地拿回来自家种着才好。
想着租地那家的情况,村长顿时歇了心思。心里还有点怨自己不该提这茬。
孟一宁其实是比较倾向于拿回来自家种的。
孟一宁问夏文泽,“你当时分了多少地?”
夏文泽回道:“四分地,三分田。”
孟一宁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感觉没多少,拿回来他自己也是可以种的。
孟一宁好奇的问夏文泽:“你家是多少亩田地?”
夏文泽想了一下,“分出来之前是五亩多地,但这几年听说有新买地。”
孟一宁同情的看了他一眼,五亩多地,竟然只给他分了七分田地,这心可是真偏。孟一宁好奇的探头问村长,“四伯,你知道夏文泽他爹娘家有多少地吗?”
村长回道:“七亩多地,去年把赵大柱家卖的两亩地买了。”
几位婶子都有点同情的看了眼夏文泽,夏家那两口子也是个心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