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换瓜_作者:初云秀儿(216)

经过这么多个月,厄法寺的外围员工已经非常多了,挑出一批胆子大,性格果敢的人,去各地筹谋选址、建印刷厂、宣传造势之类的事情。

厄法寺平日招工的时候不拘一格,收纳了许多无产的平民甚至流民,这些原本无以为生的百姓,因为厄法寺有了稳定的生活,一大家子都和厄法寺的产业息息相关,自然对厄法寺忠心耿耿,深受贫穷之苦的他们,也更有干劲。

这些人先派出去,务必趁着夏季这个好时光,将基础设施建成,而“电网”这种“软设施”,倒可以等一下。

电文的传输必然需要识字,但池砾可不打算让那些读书人来干这活。

电报机可以说是厄法寺最核心的机密,雍朝文人社会地位这么高,人一旦身居高位,那他的思想就很难控制,几乎不可能保证他的忠诚度。

所以池砾想了想,不能保证“他”的忠诚度,那就用“她”吧。

于是他最终决定,第一批译电员,全部用13岁左右的女孩。

这个年纪正是大脑非常活跃的时候,学什么都快,教起来比较容易。

而且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大部分贫苦人家,都不会把女孩当回事,恨不得一到了婚配年龄,就拉出去找个婆家,卖个好价钱,好给宝贝儿子说亲,更有甚者活不到13岁,刚生出来就被丢弃了。

反正都是卖,卖给婆家还是厄法寺,没任何区别,卖给厄法寺价格还更高呢,女孩父母当然没有任何意见。

池砾将女孩们买回来后,不禁止女孩们和父母往来,但签订契约,和父母在法律上切断联系。

“卖身契”在古代又不是什么稀罕物,就当女儿被卖去大户人家当丫头了,所以大都毫无顾忌的签了。

池砾收卖身契,当然不是为了压榨这些女孩。

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译电员作为高级工种,工资自然很高,等成手后,赚得绝对比她们父母种地多得多。

如果将女孩的人身权攥在父母手里,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池砾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人性。

将女孩收集起来后,除了教她们识字和新思想外,最大的一条规定就是,20岁之前,绝对不允许结婚!

一方面出于工作效率的考虑,另一方面就是,13岁结婚,对于池砾这个现代人来说,真的太反人类了,这个年纪的女孩,身体都没发育完全呢,等20岁身体和思想都成熟后,再让她们自己决定自己的婚姻大事不迟。

鉴于古代女子都早熟,可能有青梅竹马的相好什么的,那也得给他憋着,连20岁都不愿意等的,肯定不是良人。编教材的时候一定要将《氓》列入课本,每天一遍,防止早恋。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不仅厄法寺这边生机勃勃,充满干劲,赵员外家也喜气洋洋,双喜临门。

搭上厄法寺的妙法大师和天威将军这条线后,赵员外笑得合不拢嘴,一边筹备生意场上的事,一边筹备女儿的婚事。

乔四郎虽然进了翰林院,前途光明,但天子脚下,掉下一块瓦都能砸中一个三品官的地方,实在称不上稀奇,自然买不起宅子,于是在京中租了一个便宜的院子住。

赵家心疼女儿,自然舍不得女儿成亲,连一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就准备在京中给他们小两口置办一处房产。

因为最近和厄法寺还有扈家打得火热,赵员外眼珠子一转,就在谭玉书家附近买了一个宅子,以后做邻居。

买好后,就接乔四郎和他娘过来了。

见到这个出息至极的女婿,赵员外顿时满心欢喜,一抱拳,声音洪亮地开玩笑道:“草民见过乔老爷了。”

乔四郎抬起下巴,看了他一眼,矜持地点了点头。

赵员外脸上原本灿烂的笑容,顿时一僵。

虽然他这个白身,面对官身的乔四郎天然低一级,但怎么说自己也是他的老丈人吧,乔四郎还真就和面对下人一样,坦然受了这礼,一句亲热的话都不说吗……

一旁跟着的赵夫人,脸上的笑容也逐渐消失,这是当了官后,看不起她们家了呀。

想当年乔四郎还是个穷秀才,靠他们家接济的时候,可不是这副样子!

赵员外不愧是大风大浪闯过来的,很快就调整了心情,要带着二人进去参观。

乔母一身绫罗绸缎,高高扬起头,在下人的搀扶下,慢慢地踱步进去,一进去就皱紧了眉头:“这个宅子也太小了,还这么偏远,以后我儿上早朝,还得起大早赶路。”

乔四郎也跟着皱眉,最后还是劝慰他娘:“娘,算了,先将就着住吧,等以后有钱了,再去城里换大房子。”

赵家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