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皮换瓜_作者:初云秀儿(51)

见此狂生言行不羁,众人都被他吸引,跟着他来到寺中山壁。

只见庄子叔笔走龙蛇,疾书几个大字:题厄法寺冬韭。

科考三年一届,有路远往来不便的举子,便留在京中待考,但京中房租高昂,只有寺庙比较便宜,所以寺中常住好多举子。

这么热闹的事,他们自然也来看热闹,前些日子达官贵人送的东西虽然豪奢,但他们自持学问,对这些金银粪土不屑一顾。

这个狂生刚来,这些学子还不觉什么,但等他一落笔,登时被这遒劲的书法吸引,随着越书越多,诸学子脸色越来越凝重。

天气大寒,墨水几度结冰,书写不得,立时就有学子上前送墨、递笔。

庄子叔毫无顾忌的接过,等写完一壁共计四百八十字的长文,扔下手中狼毫,大笑着携一捆韭菜而去。

留下的学子却围在壁前,眼冒青光,喃喃诵读。

如果说第一天是平民的专场,第二天是达官贵人的专场,那第三天就是读书人的专场。

在雍朝君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地位之高者,莫过于文人。

而文人之所以是文人,就在于他们有文化,所以坊间很快就流传了这么一句话

“四百八十字,才笔轻王侯!”

在人都散去的时候,池砾举起手机,“咔擦”,拍照。

第23章 先定个小目标

谭玉书问要带什么回现代,池砾想了想,也没什么好带的。

因为古代和现代的生产力水平相差太大,在现代很寻常的东西在古代很珍贵,在古代很珍贵的东西,在现代就很平常。

比如宋茗送的那盏琉璃尊,在现代就是玻璃制品。谭玉书当初送了他一盒玻璃珠,现在宋茗又送了他一盏玻璃像,那感觉真像一报还一报。好在虽然在现代不值钱,但在古代很珍贵,可以留着。

至于一提起古代就能想到的古董瓷器什么的,拿到现代一测,昨天刚出窑的。前朝流传下的古董,那在雍朝也很珍贵,比黄金都值钱。

更不用说雍朝的历史文化和他所在的世界有诸多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皇帝都不一样。你拿个雍朝的古董到现在,官窑带皇帝落款,考古学家一看,这是哪朝哪代,哪位皇帝,没见过啊。重大发现,文化断层,出土了一个新朝代!

算了,还是不要给考古工作者添麻烦了。

至于金银这种贵金属,那确实还很珍贵,但问题还出在生产力上。

古人用金银当货币,很容易给人古代遍地金银的错觉,但现代挖矿的技术,比古代先进百倍,古代的金银储备量,怎么可能和现代比。

对于现代的普通人来说,金子有点贵,但银饰已经成了很常见的一种饰品。但对古代普通人来说,银子作为货币都很少见。

谭玉书之所以能随便出手掏出几两银子,那是因为他根本就不在普通人行列。父族是书香大族,母族是豪商,本人还是官吏,哪怕雍朝重文轻武,他当兵的时候也是军官。

这种阶层的人,无论在哪个朝代都是食物链顶尖的存在,根本不能当做研究普通人的参照物。甚至连贫穷的庄子叔,都是社会地位极高的文人,不在普通人之列。

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常见的是铜币,家财万贯就是富户了,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他在电镀厂捡几年垃圾,回古代就能成富翁了。

在这种巨大的生产力差下,古代的任何东西运到现代变卖都是贬值的,包括金银。

而且现代的侦测技术可不像古代那么简陋,他天天往现代运金银,怎么跟警察叔叔解释。

所以靠倒卖东西赚钱,战线长不说,还不安全。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和谭玉书是合作伙伴。

谭玉书是一个很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之所以选择和他合作,是因为他引进来的现代东西能让这个世界更好。

如果他贪得无厌,每个月都从谭玉书的世界搬运一些能造成他们那社会动荡的东西,比如巨额金银。

以谭玉书的性格倒不会在面上表现出来什么,甚至还会继续帮他出谋划策,毕竟从他阔绰的出手来看,他不是一个斤斤计较的人,且信奉等价交换。

但这样无顾忌的行为,绝对会让他在心里给这个人的可交程度降级。

当然了,就算降到最低的时候,这家伙肯定也能温温柔柔的“池兄、池兄”叫个不停。

想到这池砾有些疑惑。

他考虑这玩意干什么,就算谭玉书看他不爽,还能和他翻脸怎么的,不爽也给他憋着,哼!

那么在生产力极度低下的古代,到底有什么东西到了现代依然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