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权谋不如搞基建_作者:吃点儿吗(99)

  苏布丹能毫不犹豫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他不差这点钱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听买肥皂的掌柜说,这肥皂乃是宋青远发明的。

  对于这位在漠北不过数月就声名鹊起的燕云三王子,他可是深有感触。

  

  坐在炕上的女子正缝补着孩子们的皮袄,见苏布丹回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针线,出声招呼道:“外面冷呢不?赶紧上炕来暖和暖和!”

  他们屋里的土炕,正是前些日子,宋青远派出的匠人盘好的。

  那日宋青远和连提商议之后,便决定先培养一批专业盘炕的人马。像后世的那些工程队一样,专门负责给人盘火炕。

  那些士兵的家人,宋青远也专门派人记录下了他们的住址,由这队人亲自上门,提供免费盘火炕的业务。

  至于军营里的火炕,就只好由那些士兵自己解决了。

  一传十,十传百,火炕的妙处很快便传遍了整个王庭。

  现在凡是家中稍有些余钱的人,都请了这些盘火炕的匠人上门,没过几天就睡上了这暖烘烘的热炕。

  但今天,苏布丹却没像往常一般,着急忙慌地上炕。而是拎起手中的肥皂,对炕上的人说道:“媳妇儿快看这个。”

  苏布丹的媳妇闻言,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自己丈夫手里那块土黄色的方块。

  上手摸了摸也没搞清楚是什么东西,她不由地问道:“这方块究竟是个什么?”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苏布丹笑着开口,“这东西名叫肥皂,和那中原上的皂角球是一个作用。你看我的手,是不是比平常干净了许多?”

  苏布丹一边说,一边伸出双手,让自己的媳妇打量着。

  果然,这双常年握刀的双手现在虽然仍有些粗糙,但却干干净净的,一点也不像刚干完活的模样。

  虽然知道了肥皂的作用,但一想起皂角球的价格,苏布丹的媳妇还是有些心疼银子,“此物好是好,就是太过昂贵,要是每日用它清洁,怕是要不少银钱。”

  她话虽这么说,但一想到苏布丹平日里屠宰牲畜,免不得沾上不少脏污,又咬了咬牙,对丈夫说道:“等我明年开春就和你一起干活,多赚钱银钱,咱们也能用上这肥皂了。”

  苏布丹听了这话,有些心疼地拢了拢妻子的肩膀,高兴地说道:“哪有让你去干那糙活的道理,你且放心,这肥皂便宜得很嘞!”

  “真的?”她有些不敢置信地看向苏布丹。

  “当然是真的,我什么时候骗过你。这肥皂的价格啊,也就是那皂角球的零头。”苏布丹把肥皂上面的绳子解开,递给妻子,“你快些也来试试。以后你洗脸洗衣服,都用这肥皂。”

  苏布丹的媳妇赶紧下了炕,一边用这肥皂洗手,一边听丈夫讲着今日外面发生的各种事情。

  “你说这肥皂也是殿下发明的?”她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

  他们漠北没有可以称得上「殿下」的人物。

  百姓们便循着规矩,将宋青远这位来自燕云的三王子称呼起了殿下,一副把他当成了自己国家人的模样。

  苏布丹点了点头,就听见自己媳妇有些感慨地喃喃道:“殿下还真不是一般人啊!”

  “可不是吗?”他赞同道。

  寻常人哪能发明出火炕、肥皂这种他们闻所未闻的东西,而且价格还都不贵,他们这些寻常百姓也能受到无数益处。

  又过了几日,眼看着肥皂的制造已经走上了正轨,百姓们对它的需求量也不如前几日那么庞大。

  宋青远便让军营中的人将制造肥皂的进度缓和了下来,开始计划着做下一件事。

  这几日榨豆油剩下的豆渣已经堆了不少。而在冬天来临前,他们便已经为牲畜备下了足量的干草,暂且用不上豆渣做饲料。

  因此,宋青远便计划着将这些豆饼都拿去发酵做了豆肥。

  作者有话说:

  连提:我老婆真厉害,就是和我还是有些见外。

  宋青远:平平无奇的穿越者罢了,勿cue。

  ——堂堂漠北王今天依旧只有在这儿才能露个脸。

第46章

  豆粕发酵成肥料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只要把榨油剩下的豆饼碾碎后放在容器里, 加水浸泡几个月发酵就行了。

  因为漠北的冬天天气比较寒冷,宋青远特意让人把发酵豆粕的大缸挪到了烧制石灰和纯碱的地方。

  等到天气热起来便不需要这么麻烦了。只要把豆饼用清水打湿再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