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仪连连点头,说出自己的猜测。
“江南以东虞西白为首,二者却始终称不上和睦,颇有老死不相往来之势。其中不仅有虞氏初到江南就借着世家底蕴和安国公主对他们的旧情,强势压下在江南一家独大的白家,双方在争夺利益的过程中结下许多死仇的缘故,还有”张思仪朝着长安的方向拱手,“不愿意看到富庶的江南内出现一家独大的情况。”
当年虞氏刚到江南,势头最强的时候,尚未成为太子的乾元帝曾亲手抬举过溃不成军的白家。
乾元帝登基后以铁血手段处理世家的时候却从未对虞氏下手,反而警告白家不要得寸进尺。
其中固然有安国公主的缘故,亦能看得出乾元帝不想看到一家独大的心思。
算算日子,周绾顶替袁州卫将军遗孤的时候已经是建兴朝,施茂与周绾成婚的时候,焱光帝已经登基多年,初露贪于玩乐的真面目,最先疏忽的就是江南。
虞氏和白家在这个时候生出缓和彼此关系的想法,暗中联姻也不是不可能。
如此,浔阳府府尹夫妇将‘恩人的女儿’摆在亲儿子前,和浔阳府府尹明知道暗中有势力盯着施茂却无动于衷,也有了能说得过去的解释。
纪新雪摇头,“如果是虞氏和白家暗中联姻,虞氏怎么会明知道施茂已经闹到离家出走多年,在外娶妻生子,宁愿放弃府尹长子身份,甚至疯癫的程度,仍旧要保持这门婚事。”
这哪里是联姻?
分明是结仇。
从浔阳府府尹让施茂的从兄每旬问施茂是否愿意回家的行为来看,浔阳府府尹从未想过彻底放弃施茂。
当年施茂说要回家中与周绾和离,三个月后独自返回安业。
根据从江南传回来的调查结果看,施茂归家的消息未曾外传,周绾始终坐稳掌家娘子的位置。
可见浔阳府府尹夫妇没同意施茂和离,也没态度强硬的要求施茂将张兰和儿女带回江南,反而允许施茂回安业和张兰过日子。
这又是一处充满矛盾的地方。
既不符合浔阳府府尹实际上对施茂的看重,也不符合浔阳府府尹夫妇待周绾比施茂更亲厚的行为。
结合种种具体发生的事,纪新雪觉得浔阳府府尹夫妇对周绾,与其说是宠爱,更像是无奈的妥协。
颇有些请神容易送神难,还不能对神苦着脸的意思。
站在周绾的角度来看,周绾也很委屈。
既然浔阳府府尹夫妇知道她不是袁州卫将军真正的遗孤,她和施茂的婚事就算不上骗婚,起码不是她骗施茂。
婚后仅仅两年,夫君就离家出走,口口声声说疼爱她的公公婆婆只是谎称儿子沾染恶疾,要在庄子上养病,以此保全家里的颜面。丝毫没有找回儿子,让儿子和她好好过日子的意思。
纪新雪不知道浔阳府府尹夫妇有没有对周绾承诺过要找到施茂,但他们肯定没有对这件事真正上心过,否则施茂绝不会在安业隐姓埋名那么多年才被找到。
周绾得到施茂在安业的消息时,大概率不会产生想要呕血之外的感受,她不仅要接受施茂已经在外娶妻生子的噩耗,还要面对施茂死不悔改,要与她合离改娶外面女人的现实。
众口交赞疼爱她的公婆仍旧无动于衷,甚至放丈夫回去和外面的女人过日子。
能忍下这等委屈,绝非一般的狠人。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浔阳府府尹夫妇和周绾彼此忍耐,非要保持公婆和儿媳的身份?
难道不能让施茂和周绾和离,认周绾为义女?
纪新雪坚信其中有天大的秘密。
相比之下,虞珩的思考方式更简单。
他对张思仪道,“虞氏和江南家族不一样,庶出如草芥,待外室子还不如奴仆。”
以虞氏宝贵嫡出的程度,除非有天大的利益,否则绝不会让嫡女顶替别人的身份,从此不能再与家族相认。
如果是庶女和外室子,又没法达到联姻的效果。
张思仪的猜测从根本上无法成立。
众人整理过今日审问施茂得到的信息,各自散去。
今日先用张员外吓吓施茂,明日给施茂养下巴和思考的时间,后日再继续审问。
纪新雪和虞珩离开安业县衙,径直前往珐琅窑,今日是珐琅窑开窑的日子。
上了马车,纪新雪仍旧满脑子都是已经困扰他整个上午的问题。
他为什么会觉得周绾给他的感觉很熟悉?
“凤郎,你有没有觉得我们遇到过类似周绾的人?”纪新雪杵着头看向虞珩,眼中满是困惑。
虞珩隔着帕子从荷包里取出块冰糖放到纪新雪嘴边,“如何类似?”
纪新雪咬住冰糖不语,他要是能想明白‘如何类似’,怎么会纠结这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