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公主_作者:金戈万里(566)

然后……

王皇后脑海中不停循环提前三个月拟定的计划,丝毫没有察觉她脸上正由冷淡变为慌张的表情,已经与她想象中的从容淡定背道而驰。

长平帝踏上高台,看都没看后退半步的王皇后,转身面对朝臣及命妇。

礼官高呼,“跪!”

殿中之人皆行大礼,口称贺岁的吉言。

长平帝背了篇由礼部润色的祭文,敬祖宗酒水,赐群臣落座,宫宴便正式开始。

期间王皇后始终浑浑噩噩,连本该是皇后敬祖宗的酒水由华阳长公主代敬都没有察觉。

直到被宫女扶着落座,王皇后才猛地回神,懊恼的咬住下唇。

宫宴开始,先由礼部官员亲自跳祭舞庆贺。

随着鼓点声越来越密集,齐刷刷站在大殿中央的礼部官员忽然伸出双手,各自以不同的轨迹律动。

长平帝只看了一会,就不动声色的移开视线。

落在红宝石堆中的两颗白玉珠过于显眼,让他想要忽略都不行。

祭舞后,便是‘闹年’。

所谓‘闹年’,在纪新雪看来,与‘晚会’差不多。

先是皇子、公主和皇帝喜欢的宗室小辈向皇帝贺年,送出年礼。谁送的年礼最让群臣侧目,谁最有面子。

然后是群臣家眷展现各种才艺,由长平帝评出魁首,赐下如意。

纪敏嫣最先贺年,她走到大殿中央的桌案旁,双手同时拿起毛笔蘸墨写字。

“双手写字!”纪新雪双眼发亮。

妙啊!

无论是宗室小辈对长平帝献年礼,还是朝臣家眷们展现才艺,皆有相互比较的意思。

纪敏嫣选择双手写字,耗时短且效果震撼,为‘斗年’开个好头,也让长平帝先在众多为人父者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斗年’刚开始的时候就找到可以‘吹’的地方。

纪敏嫣一气呵成的收笔,等墨迹干涸,亲自捧着两副字献给长平帝。

长平帝抚掌大笑,赏给纪敏嫣颗足有婴儿拳大的夜明珠,命宫人并排举着两副字,让朝臣与他同乐。

‘风调雨顺’

‘福寿安康’

能写出如此流畅行书的人有很多,但年岁比纪敏嫣更小或与纪敏嫣同龄的人却极少。更何况纪敏嫣还是两只手同时写字。

纪新雪忍住想要鼓掌的想法,两只无处安放的手相互交握,兴奋的脸颊发红,“好!”

他的话音尚未落下,远处宴席处便接连响起叫好的声音。

虞珩顺着声音响起的方向看过去,没过多久,便面无表情的收回目光。

起哄的人太多,记不完。

纪屿誊写提前准备的赋,虽然文采尚可,字迹已有风骨,但在‘闹年’的场合难免吃亏。

纪新雪能肯定,这首赋是纪屿亲自准备。

自从他离开小院,每年都能看到纪屿在元日拿出篇亲手所写的赋,送给长平帝作为年礼。

今年纪屿在除夕宫宴提前拿出赋……

纪新雪遥遥看向戎家和张家的席位。

长平帝果然没觉得纪屿敷衍,赏了副整副虎骨给纪屿。

纪靖柔算是兄弟姐妹中在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中最有真才实学的人。

她献上本已经补全的古籍孤本,命太监高声朗读孤本上的内容。

孤本到纪靖柔手中前,曾在多处辗转,留下数不尽抄本,也有不少人试过补全孤本,可惜效果差强人意,始终没有广为流传的补全版本。

纪新雪试图根据周围人的表情,判断纪靖柔补全的孤本如何,可惜他身边没有擅长这方面的人,只能问虞珩,“怎么样?”

“很好。”同样不擅长这方面的虞珩毫不犹豫的点头。

纪新雪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灿烂。

他并不在意虞珩的说法有没有依据,只是想听到有人夸纪靖柔而已。

纪明通是和华阳长公主、纪成共同献上年礼,他们用玉珠和红绳编了个歪歪扭扭的平安结送给长平帝。

好在他们脸上的笑容足够灿烂,长平帝仍旧给了重赏。

纪明通、华阳长公主和纪成虽然不擅长展示才艺,但他们擅长哄长辈高兴,回话时哄的长平帝满脸笑容,功成而退。

纪新雪和虞珩同时从座位处起身,瞬间吸引殿中所有人的目光。

不仅长平帝觉得他们是落在红宝石中的白玉珠,其余人也会不自觉的以目光追逐他们的身影,眼中皆是见到美丽事物时特有的愉悦。

谁会不喜欢看俊俏的郎君和美丽的女郎?

尤其是俊俏的郎君和美丽的女郎之间,还有话本子里才能见到的美好感情。

纪新雪和虞珩身上的衣服是由鸦青色的锦缎所制,袖口和领口都有同色丝线绣制的祥云暗纹,偶尔在照到光时显现出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