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公主_作者:金戈万里(618)

清河郡王明明白白的暗示众人,无论所谓的先帝十六皇子纪俞风是否真实的存在过,继承纪俞风王位的九皇子都是实打实的帝王血脉。

即使没被过继给纪俞风,九皇子成年时也是亲王。

这件事,宗室不会出头反对。

世家虽然没有提前收到任何消息,但他们让林妃对苏太妃提出过继九皇子的时候,就充分的考虑到了朝堂中可能会有阻力。

清河郡王表明态度后,他们立刻列举数条证据肯定先帝十六皇子的存在,态度比长平帝和宗室还积极。

赞同嫡长子继位和已经决定拥立纪屿的朝臣们见状,纷纷称赞长平帝对弟弟的友爱,张嘴闭嘴皆是‘舒王’、‘舒王世子’。

与这件事没有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朝臣目光依次在长平帝、清河郡王和林妃的父亲脸上略过,皆选择保持沉默。

清河郡王说的是。

无论有没有所谓的先帝十六皇子纪俞风、哪怕先帝头顶长出绿发,未来的舒王也是实打实的帝王血脉。

纪新雪站在高处,将世家官员眉宇间的惊喜尽数收入眼底,忍不住摸了摸袖袋中的口供。

宫门刚开时,金吾卫就将所有签名画押的口供送到他手中。

除了康阁、康氏女郎和祁延鹤,其余人都选择签名画押。

希望世家的人等会看到口供的时候,还能笑的这么开心。

清河郡王和钦天监当场选出改写玉碟的时间,过继之事基本尘埃落定。

朝臣们分别上奏在过年期间发生的种种要事,心中皆有索然无味的感觉,思绪还停留在突然听到虞朝即将多出位亲王的震撼中。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声音响起时,才有人越众而出,提起已经被关押在宗人府九日的世家子们。

纪新雪和虞珩同时出列,异口同声的道,“宗人府中的郎君曾生出胁迫公主的念头,实乃大不敬。请陛下严惩罪人,以儆效尤。”

全程走神的纪明通被纪靖柔推的踉跄了下,顺势跌坐在地上,以广袖捂住脸干嚎。

“求阿耶为我做主。”

世家没想在这件事中全身而退,只想不惜代价的保住祁延鹤。

他们已经提前做好纪新雪和虞珩给世家子们定下任何罪名的准备,立刻条理清晰的反驳纪新雪和虞珩的定论。继而内涵两人从未查过案,双方发生口角的小事调查整整八日,也没能调查明白。

纪新雪丝毫不在意朝臣们的恶语,他拿出广袖中的口供呈给长平帝,意有所指的看着御史台的方向道,“儿臣虽不敏,却知道红口白牙最为伤人,此乃罪人们对阿姐大不敬的证词,皆有罪人亲自画押。”

长平帝依次浏览十二份口供的内容,“不错,你们有心。”

松年和惊蛰接过口供,按照长平帝的指示,将其拿给朝臣传阅。

朝臣们看到从未见过的口供格式,皆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他们从前见到的口供,都是以事为本,记录事情发生的框架。

纪新雪所准备的口供却是以人为本,全都是当事人亲口说出的话。

虽然打眼看上去会觉得琐碎,却能让看到口供的人能切身体会当事人犯错时的想法。

按照口供下的批注。

崔青松和陈氏郎君认错态度良好,建议从轻发落。

四名世家子有悔改之心,建议正常惩罚。

康阁、康氏女郎和祁延鹤死不悔改,建议重罚。

祁延鹤口供被送到英国公手中的时候,虞珩从袖袋中取出奏折,朗声念出上面对众人罪名的总结。

建议长平帝,关押认错态度良好的人半个月,有悔改之心的人三个月,死不悔改的人五年。

英国公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抬起头,目眦欲裂的看向虞珩,眼中既有痛心、又有埋怨、甚至有怨恨。

仿佛为心肝宝贝似的孙子,将虞珩当成了杀父仇人。

纪新雪挡在虞珩面前,怒气匆匆的回瞪英国公,下意识的摸向腰间。

希望英国公能破口大骂,给他个当朝抽人的机会。

可惜英国公不仅没有更失态,反而在眨眼间收敛原本的情绪,眼含歉意的模样委实让纪新雪恶心的够呛。

崔太师依次看过每张口供,恨不得抓着英国公的衣领,问他是怎么教出祁延鹤这样的蠢货。

他虽然无法安排人进入宗人府,却能打听到不重要的消息。

比如虞珩念在祁延鹤是他本家兄弟的份上,始终对祁延鹤照顾有加。

在这种情况下,康阁和康氏女已经主动背下最大的罪名,从头到尾都没有靠近金明公主,也没与金明公主说话的祁延鹤,竟然能被定为与康阁和康氏女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