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长平帝极舍得为虞珩下本钱,虞珩身边总共有二百名内吾,刺客却只有二十名。
哪怕用人海战术拖时间,金吾卫也能暂时拖住刺客。
更何况还有仿佛人形兵器似的霍玉在。
经过最开始的手忙脚乱,形势逐渐好转。
虞珩咬紧腮侧,以疼痛保持清醒。
他除了要躲避神出鬼没,不惜以伤口换取靠近他机会的刺客,还要注意从天而降的羽箭。
因为金吾卫的存在,这对虞珩来说不算困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已经能清晰的感觉到反应与想法的差距。
只剩下三分之二的刺客时,忽然有两名刺客故意朝着金吾卫的刀口撞过去,捡起地上的羽箭朝虞珩投掷。
与此同时,始终未曾露面的弓箭手连射七箭,每箭都正对虞珩。
金吾卫在不顾刺客的情况下为虞珩拦下五箭,霍玉为虞珩拦下两箭,余下的两支羽箭,虞珩只能躲开一个。
火光电石之间,虞珩选择主动扑向刺客投掷向他胸前的羽箭,躲开弓箭手射向他背心的羽箭。
满身血污的人在地上滚了数圈,以面朝下的姿势停下,久久没有动静。
第128章
霍玉猛地爆发巨力,以宝刀斩断阻拦他的长剑,大步跑到虞珩身边,扶起瘫软在地的人,“郡王?”
虞珩无力的靠在霍玉肩上,忍着胸口难以言喻的窒痛开口,“告诉他们,我没事。”
话音还没彻底落下,虞珩忽然抬手捂在嘴边发出数声闷咳。鲜红的痕迹顺着满是灰尘的手指,滴落在早就染上暗红的衣襟处。
霍玉高喊‘保护郡王’,捡起脚下的羽箭狠狠掷向冲过来的刺客。
他看向虞珩胸前,虽然衣襟破损的厉害,但只有刚滴落的血迹是鲜红色。
竟然没有中箭!
陷入慌乱的关内军看见虞珩在霍玉的搀扶下站起来,忽然士气大振,彻底压制住突厥军和军。
虞珩用最后的力气捞起从胸襟处跌落的珐琅孔雀,伸手的动作牵扯到胸口的闷痛,嘴中再次涌上浓郁的铁锈味。
霍玉看见足有巴掌大的珐琅孔雀和孔雀华丽尾羽处的尖锐深坑,解开心底疑惑的同时,浮现无法分辨的复杂情绪。
面对刚才那种前后同时被羽箭夹击的情况,最好的选择,是利用仅有的时间调整位置,避开要害。
这是遇到致命危险时,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常识。
襄临郡王能在火光电石之间,想到珐琅孔雀的存在并做出选择。表现出的极致冷静,远远胜过所谓的习武天赋。
别说是在长安长大的勋贵,就是金吾卫中的军吾和外吾、甚至大部分内吾,也很难在生死之间同时兼顾理智和果决。
霍玉立刻拿出药丸送到虞珩嘴边,虽然语气仍旧平波无澜,语速却远超过平时。
他低声道,“郡王是被羽箭震伤肺腑。这是金吾卫特有的秘药,能立刻缓解伤势,也会让养伤的过程变得更久。”
虞珩闻言,毫不犹豫的将药丸咬进嘴里。
只要能活着,他有的是时间慢慢养伤。
周边的刺客越来越少,金吾卫的应对变得从容起来。虞珩的脸色却越来越差,锐利的目光逐渐转为空洞。
霍玉忽然道,“你的运气很好。”
听到近在咫尺的声音,虞珩的眼睛勉强聚焦,“嗯?”
“如果当时前方的飞箭来自弓箭手,郡王的内伤会更重,也许撑不到战事结束。”
霍玉能想到以说话的方式吸引虞珩的注意力,免得虞珩失去意识,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已经是超越他性格的体贴。
至于所说的话是否吉利,会不会让伤员胡思乱想,完全不在霍玉的考虑范围之内。
好在虞珩从来都不是敏感多思的人,他说话的声音已经虚弱的几不可闻,眼中的神采却慢慢恢复,“因为我有两个人的运气。”
他默默喘了会气,坚持将这句话说完,“阿雪、说,将他运气,都分给我。”
霍玉忽然看向与盐州长城截然相反的方向,竟然在高兴之下,无师自通的说出自以为是恭维的话,“您和公主的运气非常好,灵王来了。”
不仅虞珩无声扬起嘴角,听见霍玉这句话的金吾卫也纷纷松了口气。
只过去数个呼吸的时间,与盐州长城处截然不同的号角声便顺着风声,由远及近的响在众人耳畔。
.
八月十九,是长平帝的万寿节。
长平帝向来不喜欢以繁琐的方式过寿。
所以登基的前几年,他都以‘先帝尸骨未寒,身为人子不该大肆庆祝。’为理由,缩减万寿节的规模。
直到长平二年,孝期彻底结束,长平帝才勉为其难的因朝臣的恳求,大办寿辰彰显国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