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公主_作者:金戈万里(944)

不行,根本就找不到求长平帝饶过她理由。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原本只是在京畿流传的传言,以势如破竹的姿态冲破山南两道、关内道、河东道的壁障,快速席卷整个虞朝。

纪新雪轻咳一声,以他能想到最委婉的语言,告诉长平帝,纪靖柔的无能为力。

长平帝的表情逐渐消失,看向藏在人群中的主审官员,沉声道,“诸卿已经审问罪臣多日,可有他们污蔑先帝的证据?”

五名被长平帝钦点的主审如同下饺子似的跪地,异口同声的道,“臣有罪,请陛下息怒。”

经过他们的日夜不休的审问,自信已经挖出世家手中掌握的所有证据。为证明这些证据的真假。钦差们先后请六部尚书、九寺大卿核实证据的真假。

……无一例外,都是真的。

‘啪!’

长平帝拿起松年端着的茶盏,狠狠的掷在地上,面色不善的看向六部尚书,“为什么不先禀明吾,再去核实?”

纪新雪和虞珩偷偷交换眼色,老老实实的跪下背锅,“阿耶的病情久久未见起色,儿臣怕阿耶因为此事恼怒,导致病情再度反复,又自作主张,用阿耶给儿臣的小印,应允六部尚书的折子。”

面对长平帝满含怒火的双眼,纪新雪像是被吓破胆似的往虞珩身后缩了缩,口不择言的道,“儿臣也没想到,先帝居然能做出这等……”

虞珩及时捂住纪新雪的嘴,按着纪新雪后背,齐刷刷的扣头,只留给长平帝两个漆黑又乖巧的头顶。

没办法解释,您直接罚。

良久的寂静之后,长平帝的目光依次在纪靖柔和并排叩首的纪新雪、虞珩身上划过,落在六部尚书身上,“你们、是亲自去核实的证据?”

六部尚书齐刷刷的跪地。九寺领头悄悄跪在后面。

这……陛下有所不知,大理寺送来的证据装满十八个能装下两个成年男人的大木箱,他们又不是没事可做的闲人,怎么可能亲自去核实证据?

听到六部尚书的‘狡辩’,长平帝的目光更冷,“你们将差事交给了侍郎?”

尚书们呐呐点头,眉宇间的无法掩饰的心虚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浓。

有幸参与小朝会的六部侍郎立刻跪地,恨不得找个地缝隐藏身形。

少数仍旧没有跪地的人见状,皆悄无声息的混入人群。生怕被值恼怒的长平帝留意,成为出气筒。

“嗯。”长平帝平静的应声,“你们忙于军、国、大、事,侍郎总有时间亲自去核实证据了吧。”

发须皆白的老尚书绝望的闭上眼睛,开始思考装晕致仕的可能性。

五殿下信誓旦旦的与他们说,先帝身为九五之尊,绝不会做通敌叛国的傻事。要求他们必须配合大理寺,找出先帝没有通敌卖国的证据。只有这样,才能掩盖先帝弑父夺位的污点。

六部尚书深觉有理,特意交代侍郎,做不完的事,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做。

所以……几乎六部九寺的所有官员都参与了核实证据的过程。

愚民只是在流言的影响下,认定先帝弑父夺位、通敌卖国。

在朝臣眼中,这已经是证据确凿、无法争辩的事实。

第197章

因为诸事不顺,休养许久才勉强打起精神的长平帝再次缠绵病榻。

他单独宣见近臣,还没开口,眼中便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倦意。

“依众卿之见。”长平帝急促的喘了口气,“该如何平息流言,还先帝清白?”

有幸被传召的朝臣下意识的垂头,避免与长平帝对视。

清白?

一条不知道上游都被用来做什么的溪尾都比先帝的名声干净!

长平帝目光定定的凝视离他最近的人,“戎司徒?”

戎司徒的心瞬间打了个抖,暗只埋怨宝鼎公主因为长平帝被流言气昏的时候,罚白千里和老臣,直到长平帝彻底病愈之前都要禁足为长平帝抄经祈福。否则那些人必然会绞尽脑汁的为长平帝出主意,他与同僚们也不必担心行差踏错,踩进污水中。

如果长平帝是在整个朝堂都知道先帝弑父夺位、通敌卖国的铁证之前,问他该如何证明先帝的‘清白’。

为讨好当今,他不是不能昧着良心出主意。

现在……晚了。

他是司徒,长子、次子皆身居要位,孙辈也陆续入朝,戎家已经是朝中新贵之首,正是需要低调的时候。

怎么能因为这件事,成为被天下人耻笑的佞臣?

‘没办法,臣要脸。’

戎司徒鼓起勇气与长平帝对视,终究还是没能通过目光令长平帝明白他的回答,只能硬着头皮说废话,“先帝仁义忠孝、慈爱宽和,必定不会做出这等混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