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幸福时光_作者:筱清茶(63)

2018-04-12 筱清茶 年代文

  奶奶见夏小语这么忙,也帮着分担了一部分喂养兔子的工作。

  这一天,夏小语停下来了,布艺品做得足够多了。再多的话,夏小语和奶奶两个人都搬不动了。

  和奶奶商量过后,第二天,忙完家里的活,夏小语就和奶奶把布艺品装袋。夏小语背着一大背包,两只手各提一大袋,奶奶用扁担挑了两大袋。

  关好门后,两个人就往镇上赶去。

  到了红姨那里,红姨惊呼了一声,连忙走过来帮奶奶卸下扁担。

  “这也太重了,你们坐下休息一会儿。”红姨搬来两把椅子,对夏小语和奶奶说。

  接下来,红姨一边清点这批布艺品的数量,一边说:“春节期间多做一些是对的,城里我姐姐那边的店铺,人流量多,你们做的这些东西颜色喜庆,应该不难销售。”

  红姨记下了数量之后,和夏小语交换了收条,同时也把上次卖布艺品的钱给了夏小语。

  红姨想了一下,问道:“你们有没有自行车?这么多货物,假如用自行车的话送过来的话,不但省力,而且省时间呢。”

  夏小语很快就回答说:“我奶奶是不可能骑自行车的,我年纪还小,要满十二岁才能骑自行车上路呢!我可不能不遵守交通规则。”

  红姨沉吟了一下,说:“我送你们一个小拖车吧,是我从广州进货时买的,当时买了两个,现在给你们一个。等下次上广州,我再买一个新的补上。”

  说完,红姨就走进店铺里面,取出一个小拖车。

  夏小语一看见那个小拖车,眼前一亮,这就是上辈子后世自己看见那些生意人拿货用的那种小拖车。眼前的这个没有那么好看,看起来很朴实,但是质量很不错。

  红姨示范了用法。夏小语走过去试了一下,就算装上重物,轻松就能拖动,用完了,还能把它折叠起来。

  夏小语问道:“红姨,这个小拖车要不少钱吧?”

  红姨笑着说:“当时买它用了十元钱。这个是小的,不过质量还是挺不错的。我也用了这么久,干脆送给你们,方便你们送货,也方便我换新的去!”

  夏小语也笑了,说:“那就谢谢红姨了!”

  和红姨告别后,夏小语和奶奶就拖着小拖车来到了农业银行。

  这个时候临近春节,大家都忙着办理业务,银行里的人可不少,里面的队伍排得很长。

  夏小语和奶奶耐心等候着,算上这次从红姨手上拿到的钱,夏小语手上一共有二千五百多元,是开学后至今赚到的钱。

  轮到夏小语办理业务了,夏小语把二千五百元存了定期,拿到了一张存单。

  夏小语在心里算了一下,现在自己的定期存单加起来,一共有一万元了,不算农历,算新历,现在是一九九二年初,自己成了万元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了。

  这些钱也都是自己用劳动换取的,算是血汗钱了。夏小语自己本身就是个体力劳动者,所以并不会看不起体力劳动者,反而很敬佩他们。

  虽然体力劳动不一定比得上脑力劳动的收获,但是,体力劳动,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适量的体力劳动,能给人带来快乐。

  从银行出来,夏小语和奶奶到布店买了各式布料、布头和各种辅料。这一次,把它们用袋子装好,放在小拖车上用布条固定后,夏小语就能轻松拖动它了。

  这个工具还真是好用!夏小语在心里暗暗地赞叹着。

  因为明天就要出城了,所以奶奶并没有再从镇上买什么东西回去。

  夏小语拖着小拖车,奶奶拿着扁担,两个人就这样走回村里。

  第四十一章 再次出城

  这一次出城离上一次出城已经过了一年的时间,夏小语觉得这样正好,不用总是对着伯父那一家人,就不会记起上辈子的烦心事。

  第二天,夏小语把家里的活干完了,就准备出城事宜。首先,把存单再次小心地缝到背包的夹层中,活期存折里面没钱,就没再带着去,把玉镯、记账本和它一起放进南乳坛子中,像上次那样埋在里屋的方砖底下。

  衣服没有多带,穿一套,带一套,去年的衣服买大了,今年还能穿。奶奶决定到了城里再给自己买一套新衣服过年。

  夏小语从自己的笔记本中挑选了一个面积比较小的,带上。同时还带上一支铅笔、一个转笔刀和一块橡皮。带上这些,看书时想做笔记,就没必要在那边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