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97之随娘改嫁_作者:筱习(4)

2018-02-23 筱习

  苏敏除了听鬼故事,对这些没兴趣。她进房看电视。

  苏家还是老式的黑白电视机,经常下雪花片,侧面拍两下就好了。闭路偷的,就是邻居家的闭路线经过苏家墙壁,小叔在闭路线的中间扎个孔,牵进来,他家就也有了电视。能收好几个台,够苏家母子看的。很多人干这种事,只要没人举报,一般不会被抓。

  苏强生孩子还小,暑假送去了丈母娘家。一男一女,男大女小,按照当时的政策属于超生,苏敏翻过户口本,堂妹珍珍的户口上在她家,农村头胎是女孩,允许生二胎,完美解决了户口问题。

  湖南台的《快乐大本营》新鲜出炉,何炅还没来,李湘还嫩得能掐出水来。

  苏敏百般聊赖地躺在摇椅上,想着今后要怎么办。她下半年上初三,但是上一世学校里的那点知识早就还给老师了。然而,不读书也不行,上一世她就吃了没读书的亏,虽然活得也算体面,可发展空间有限。

  她想起自己上一世有个堂姑在省城,她儿子学习非常好,进了北大,后来在香港干投行。堂姑嫁进的是高知家庭,和他们鲜少走动。不知道这一世这有没这姑姑,命运又如何?总该不会跟她妈一样倒霉吧。

  可是问题又来了,即便姑姑还是上一世的姑姑,她一个远房亲戚,怎么好意思给她添麻烦?她要做不给城里亲戚添麻烦的农村亲戚。

  苏敏犯难了。

  她起身找出了初二的课本,翻了翻数学,那些公式简直一个头两个大的。语文、英语、政治这些死记硬背的东西对她来说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数学、物理怎么办?

  明年是中考,上一世她中考失利,只上了个中专,以至于一直没能够原谅自己。这一世,她不想重蹈覆辙。

  作者有话要说:  好久不写文,手生得很~

  ☆、第2章

  第二天苏敏起得很早,她习惯性地去如厕。用过卫生间的人,再回去用农村的茅房,真的是一种折磨。

  和很多农村家庭一样,苏家的牲畜棚和厕所在一起。苏敏拧着鼻子推门,鸭子们“嘎嘎”叫着蹦了出去,奔向自由,懵头懵脑的苏敏没多想,就冲进了厕所。

  上完厕所,苏敏坐在门口的石凳上,看着院子的发呆。

  才五点半,天已经大亮。天空湛蓝,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院子外传来赶牛的声音。这个点,家家户户都已经起床劳作,女人在家洗衣做饭,男人去田里干活,老人孩子放牛。比如她家,和叔叔家合伙养的牛,常年由她奶奶放。

  还没有机械化的年代,牛是家里的重要的劳力。再过个十几年,村里几乎看不到牛的影子,土地平整,条条路都是机耕道,能过农用拖拉机,收割机,农民一下子从传统农耕里解放出来,节约出大量的时间与劳力。

  苏敏也放过牛。穿着红色的衣服,被牛追着满山跑,苏敏吓得整脸煞白,后来妈妈才告诉她,放牛不能穿红衣服。苏敏学乖,之后都穿素色衣服放牛,牛变得温顺多了。

  奶奶放牛去了,梁美清也早就扛着锄头出门。苏敏缓过来后,也开始忙家务,烧火做饭。农村人因为要干体力活,他们早上习惯吃干饭。

  常年牛奶面包的苏敏,已经适应不了吃干饭的早餐,所以她会熬些粥。米下锅煮,煮熟后捞起放老式蒸锅里,等粥熬好,锅洗净放下蒸锅蒸饭。柴烧大锅蒸饭粒粒饱满、松软、香甜,熬的粥香稠。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这些味道逐渐消失了。

  97年,村里还有一条洗衣服的河道,后来因为土地平整也消失了。

  饭放锅里蒸上后,妇女们会拎着一桶衣服走向河边,往往这时候,河道两边最好的位置已经被半大的少女们占满了。他们如果想要好的位置,就得排队等着,或者屈就蹲在后面洗,等洗完再排到前头过一遍。

  这些半大的少女们的一天就是从这个宁静的早晨,从这条河道开始的。她们会讨论头一天晚上的电视剧,讨论马上到来的圩天该上街买点什么。等她们洗完全家的衣服,已经日上三竿,这时候妇女同志续场,开始转移话题,全村的八卦都在这里传起来。

  十五岁的苏敏夹在这中间,显得有点突兀。她只是静静听着,不说话,也插不上话。偶尔有人跟她借个刷子,蹭一下肥皂,问问她家的农活。

  她们又说起昨天被毒死的几只鸭子,苏敏一下子想起来,自己家的鸭子早上被她放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