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根本就不是人参,而是泻下力极强的商陆,孕妇忌用,就是人参都不能在分娩时轻易使用,否则容易出血……”
姜白野顿了下,“连人参和土人参都分不清,竟敢私自留下东西,我看你不是不想要这份活,而是不想活了!”
安华骇得脸色惨白,他好险,好险就害死了自家妹子和未出生的小外甥,因为他的愚蠢、贪婪!
姜白野看出他表情不似作假,猜他可能是真遇到事了,不过该有的惩罚也不能少,姜白野将刚给他们的赏钱又要了回来。
“念在你初犯,且主动认错的份上,这次就不赶你走,但绝对没有下次!”
安华连忙磕头道谢。
“有事去你们前主家回春堂看看,没准根本不是那么回事。”用人参吊着就是个偏方,姜白野言尽于此。
转头看向旁边的陆黎之,沉冷的面容一下子温柔起来,“走吧,饿了吗?我们回去吃饭。”
他本想带黎之过来最后放松一下的,没想到却遇到了破事,刚出作坊,又碰着了来这里跪着求饶的轩子的母亲。
面相凄苦消瘦的妇人趴在地上给他不停地磕头。
“姜坊主,您行行好!不要赶走我们轩子,我们轩子以后加倍给您当牛做马,您随便怎么磋磨他都行,他不能没这份活啊!”
现在村子里明眼的人都能看出来,在这作坊里干活的,才不到两月,就一个个发了笔小财,时不时还称些肉回来吃。
要是没了这份活计,自己去了以后,轩子可该怎么办啊!
姜白野看着她不良于行、自己根本不可能来这里的样子,瞪向旁边的方力,“还不把婶子送回去。”
这个轩子,他原本只以为他是见到女人就走不动路了,没想到竟然还有几分恶毒在身上,连自己瘫痪的老母亲都能利用,他只会将这样的人踢得更远好吗。
两人回去用完晚饭后,陆黎之便开始收拾行囊,准备明早出发去府城了。
院试可以说是真正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童生都算不得正经功名,唯有从秀才开始,方可见官不跪,才算被广大读书人认可,从而得到足够的尊敬。
容不得一丝马虎。
只是这晚,王里正匆匆从镇上赶回来,却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跨越几个州府的泄洪渠的徭役征召,真的要开始了。
之前大家都以为是谣传,是没有确定下来的消息,还不知猴年马月,都抱着侥幸的心理。
但这一次,是实打实的要来带人走了。
第57章 院试前夕,暗算
“这事,我是得了个准信,但具体要等各府忙完院试,才会正式开始,大家先想想家里要让哪个去吧。”
“不过我话说在前头,能凑到银钱尽量凑到银钱,以银代役,挖水渠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还是个引洪水的沟渠,怕是凶险难测,没个一年半载都回不来。”
众人听得人心惶惶,能回得来就算好的了,怕就怕有去无回!
但凑钱一事,也不简单。
本朝徭役本就苛杂繁重,除去这种修城墙、修沟渠、修宫殿的力役,还有各种在官府里做的杂役,脚夫、更夫、门卒、皂隶等数种名目数不胜数,这些全都是没有工钱,还得自负伙食的。
每年都得应役,若想不去,每户就要交个一石粮食,差不多有一两银,对寻常一年只能赚个七八两的老百姓而言,已经算是不小的负担。
他们今年大部分人才刚交过,如今又突来这项重大的劳役,而他们手头上,除去各项花销,家里能余个十两银的都算殷实。
这还是一部分人在姜白野的作坊里赚到了点钱。
可惜还没来得及焐热,就要交出去,众人都痛心不已。
能够纳银代役,对姜白野现在这个发了笔小财的人自然不是问题,问题是马上就要秋收了,倘若清水村的壮劳力再被征走,怕是他的作坊就得停工了。
停工也不算大事,大不了就少做一些,给善药坊抢去一些生意。
问题是这些人一走,是真的回不来几个了。
到时候对全清水村的家家户户又是一份不小的打击。
尤其这些人中,还有些壮劳力正在自己作坊里干活。
如果可以,他自然想要避免这份不幸,好在,小三子和刘工这两日已经从外地回来了。
而他前期做的一点准备,也会在这个时候派得上用场……
在何氏和姜大柱都有些“徭役综合征”,之前姜大柱服过兵役历经九死一生才回来,普通老百姓根本没办法不担心之时,姜白野面上淡定如斯,继续帮陆黎之收拾着东西。
第二日,两人提前一天抵达府城考场附近的客栈,这家客栈外表破破烂烂的,但胜在离考场近,且环境清幽,还是托贺麟提前订下来的,选了一间最好的房。
此时,两人一走进客栈,就见不少穿着儒袍作书生装扮的应试学子坐在大堂里议论着院试一事,肉眼可见的紧张,频频喝水,脸冒虚汗。
这是心里素质不怎么好的。
心里素质好的也在议论着什么,但没有在考前再说和考试相关的内容,免得徒增紧张,而是提起了“清远君”,那叫一个唾沫横飞。
“等我考完试,一定要去那翰墨阁听《夜惊天》的评书,听说和自己看的不一样,我倒要去瞧瞧。”
“翰墨阁?你怕是去不起了,我爹提前半个月预订都没能订上,据说已经快要排到十月了,那易老先生,啧啧,如今可成了位响当当的人物!别府的人都奔着他来,堂下听众座无虚席,饭都不吃了!”
“我听说有的人还连赶几场,听完一场还要再听一场,有个富家子弟还要把易老先生带回府里听,结果你们猜怎么着?”
“肯定被暴打一顿,我要在场,也想揍这人!”
没错,那个纨绔子被当场教训做人,还被直接拎出去再也不准进入,实在是现在走进翰墨阁听评书的人,下到平头老百姓,上到低调的大人物应有尽有。
谁知道坐在你旁边的是不是个哪里的首富、什么官员。
也不是没有别人想过偏招,独占易老先生,但为了不得罪其他人,翰墨阁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矩,久而久之,大家也都默默遵守了。
谁不想好好地听那些评书呢,不识字的,看不出更多深意的,听那评书一讲解,一分析,再带上几分演绎性质,他们就好像身临其境地走进了那一幕幕画面当中,简直流连忘返!
这还仅是《夜惊天》,易老先生光是背词、分析、将那些内容转化成评书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后面的短短时日,就凭着清远君自身的名气和易老先生过硬的本领,让翰墨阁如今迅速开始筹备,打算另开一家茶楼,专门来做评书生意了。
姜白野听得津津有味,这段时间他偶尔来府城,也听贺麟说了这些消息,偏生某人冷淡得很,连赚的银子都不来收。
这会他一回头,人直接不见了,没有半点好奇之意。
姜白野没再跟过去,他和黎之在一起的事,除了他爹娘、李婆婆和作坊的几个师傅,别的人都不怎么知情,不过可能他不怎么能藏得住,作坊里一些爱八卦的婶子就发现了端倪。
其他人,他还是得尽量避免一下,以防耽误黎之什么。
饶是如此,在他离开之后,立马有一桌青松书院的学子交头接耳了起来。
“你们瞧见了吗,陆黎之,又换了新的姘头!”
“呵呵,不知这人又是什么来头,没准又要给他弄出个案首来,你们瞧着吧。”
童试不像乡试开始的那几场大型科考,对很多有权有势的人来讲,里面并不是没有操作的空间。
“真是太不公平了,有的卖屁……”
“嘘!没得让这样肮脏的人秽了我们的眼,就算他再考上又怎么样,小三元又怎么样,到了乡试就暴露原形了……再说,这次的学道大人可不是个善茬,他会怎么样还未可知呢!”
不远处,也住在这家客栈的余志杰听得眼睛一闪,立马招来自己的书童,耳语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