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_作者:乡村原野(3)

2018-05-03 乡村原野

  李惠娘阻止不及,神色淡然地掏出两文钱付了。夫君已经开口了,当着人,她是不会驳回的。
  小朝云捧着还热乎乎的烧饼,欢喜的小脸红艳艳的。
  梁心铭微微一笑,柔声叮嘱道:“小心些吃,别撒一身。”
  小朝云懂事地说道:“回家吃。”那样就可以用碗接住了。
  梁心铭点点头,抱着她又来到隔壁摊子上。
  李惠娘跟过来一看,这摊子是卖女子头花、发钗、耳坠等物品,虽然比不得正经银楼的贵重,那也不是一两文钱的买卖。她十分着急,不知梁心铭又要做什么。难道要给女儿买头花?根本用不着啊,朝云才多大呀!
  摊主是个老汉,见他们来了,忙道:“这位公子想给媳妇买什么样的首饰?别看老汉这摊子小,可是祖传的手艺。咱们小户人家本钱小,开不起银楼,才摆摊卖的;要是有本钱,就这些东西、这些个式样,搁在银楼里就不是这个价了。”他一边说,一边挥手虚划过琳琅满目的饰品。
  李惠娘抢先道:“嗯,老伯的东西瞧着是很好。都怎么卖的呢?”她想着,不买也不能露怯,问问行情,夸人家几句才自然;若连看也不敢看,也太小家子气了。
  老汉精神一振,忙一一为她解说:这簪子怎么卖,那个发钗怎么卖,头花又怎么卖……
  梁心铭单手抱着女儿,另一只手拿起一根簪头雕着三朵梅花和两个花苞的银簪,问老汉:“这个怎么卖?”
  老汉忙道:“这个虽然小巧,做起来可费工夫了。看多精致,都是祖传的手艺。才要八百文。”
  李惠娘瞅梁心铭。
  她装不下去了。
  买不起啊,问也白问。
  梁心铭像没看见她眼光一样,轻咳一声,俊目注视着老汉道:“老伯把这摊子摆在贡院门口,也想粘带些福气给儿孙吧?在下是应考的秀才。老伯瞧瞧,在下可像有出息的人?君子不打诳语,实话告诉老伯:在下没那么多钱,又想买这簪子送给贤妻,谢她为我操持家务、养育女儿。若老伯肯降价卖给在下,等放榜之日,在下若中了好名次,会亲手写一副字送给老伯,勉力府上子孙。”
  一席话说得老汉瞪大眼睛,上下打量他。
  李惠娘也心抽抽:还能这么还价买东西?虽然有点无耻,可是总比中举后收受各方来贺要情真意切。再说,梁心铭的字现在不值钱,若是中了解元,可就值钱了。说起来,这老伯也不算吃亏,还占了便宜呢。


第2章 恩爱夫妻
  就在她想着如何回应、帮助夫君把话说敞亮些,那老汉猛把双手对拍,笑呵呵道:“行!我老汉今日就沾沾这位秀才老爷的福气。就凭我这双老眼,看错不了,公子是有大出息的人!来,这簪子老汉便宜卖给公子——两文钱!”
  收两文钱是尊重,若白送的话,不是亵渎人家读书人?老汉很懂人情世故的,知道读书人最要脸面。
  梁心铭坦然接过簪子,将女儿放下来,又在怀里掏,掏了几下,才掏出两文钱,递给老汉,“谢老伯。”
  老汉笑道:“这是公子买的,谢我做什么。”
  梁心铭也不辩解,道:“老伯善心会得到福报的。”
  老汉笑道:“真的?我孙子也念书呢。将来就指望他了。若是能像公子一样考秀才,我死了也闭眼了。”
  梁心铭道:“老伯定能心想事成。”
  老汉笑得脸上皱纹挤在一块,犹如菊花盛开,还想跟他说道说道自己孙子读书情况,想要听几句“金玉良言”,可是梁心铭已经转过身,对李惠娘道:“来,我帮你戴上。”
  李惠娘呆呆看着梁心铭,眼睛蓦然就红了。
  梁心铭扶正她肩膀,将她头上的花布巾取下,仔细端详审视她,看把簪子插在什么位置合适。
  头巾取下,李惠娘的容颜增添了三分光彩。她生就的白腻肤色,圆脸尖下巴,柳叶眉、丹凤眼,鼻子小巧,红唇丰盈,很水润的江南女儿。只是荆钗布裙,看着不打眼。若打扮起来,怕是差不多的大户人家小姐也比不上她。
  可因为夫君是温润读书君子,她家里家外的操持,就不免强势了些。强势惯了,就在面上留下了痕迹:一双丹凤眼光芒锐利,张嘴就如砍瓜切菜,跟温柔不沾边。
  这是个泼辣的小媳妇!
  梁心铭看了一会,才将簪子斜插入发髻,梅花正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