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_作者:乡村原野(32)

2018-05-03 乡村原野

  说完低头,凝神贯注,在纸上写下“百年好合”四个字。一气呵成,字体优美之极。写好,将笔放下,将横幅拿起来举着,端正了观看。似乎很满意,眼中溢笑。
  看了一会,她捏住条幅中间,毫无预兆的,“嗤”一声撕成两半;再把两半叠在一起,又“嗤”一声,撕成两半;再叠加,再撕……撕成碎片后,手一松,纸片如雪花般从指间纷纷飘落,落得满地都是。
  她笑道:“百年好合?做梦!”
  ……
  次日清晨,梁心铭夫妻领着小朝云离开了租住的小院。
  一打开院门,发现外面站了许多街坊邻居,有张奶奶、豆腐西施司马彩云等人,七嘴八舌说着恭贺的话。
  司马彩云上前一步,给梁心铭跪下,一是谢他关心,才使她免除一场灾难;二是赔罪,说都是因为她,才害得梁心铭惹上官司,差点毁了前程;三是送别梁家人。
  梁心铭瞅了李惠娘一眼。
  惠娘赶紧上前扶起司马彩云,拉着她手笑道:“彩云妹子,别说那些见外话。你也不容易。毒老虎死了,妹子人品相貌都是上上等的,找个好人家嫁了,安心过日子吧。”
  司马彩云含泪点头,鼓起勇气道:“希望梁老爷高中进士,梁奶奶诰命加身。”她难受得很,强撑着说祝福的话。
  今日一别,这辈子恐怕都没有机会再见梁心铭了。
  李慧娘忙谢她,又诚恳地安慰了她一番。
  梁心铭对周围抱拳道:“多谢街坊父老照应,后会有期!”
  ……
  渔梁渡头,巡抚大人带领一干官员来送行。
  梁心铭见许多箱篓堆在渡头,王亨正问都是什么,众人回说是徽州土产,不成敬意,望翰林大人笑纳。王亨上前看了看,确是些山珍野味、茶叶药材等,随口道:“既如此盛情,就收了。”于是一抬抬都抬上了船。
  当然,洪飞等人都有一份。
  众官员见王亨这样好说话,都十分欢喜。
  巡抚大人转向梁心铭,肃然道:“青云,此去京城,定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莫要辜负了徽州父老的期盼!”真诚的口气,俨然徽州父老的希望都压在梁心铭肩上。
  梁心铭躬身拜道:“学生谢大人教诲!”
  巡抚大人冲旁边一挥手,一个体面的媳妇带着几个女人抬了两个箱子走来,放在梁心铭一家人面前。
  那媳妇先对李惠娘屈膝施礼,然后道:“奴婢是夫人身边的管事娘子,受夫人所托,特来送梁奶奶和姑娘。这些点心果子,给奶奶姑娘在路上吃的,一点心意,还望梁奶奶不要推拒。”
  梁心铭急忙携李惠娘拜谢,也收了。
  巡抚大人又拿出两封书信和一张名帖,交给梁心铭,道:“这是两封荐书,你到了京城,持本官名帖去徽州会馆找一位姓严的老爷。有什么要帮衬的,只管跟严老爷说。都是同乡,大凡徽州的举子进京应试,他们一般都尽力照拂。虽说你有王翰林照应,本官此举有些画蛇添足,但你初上京城,多认识些人,总有好处。再者王翰林公务繁忙,兴许有照顾不过来的地方,这些人就能帮上了。”
  这话不仅体贴,也有提醒王亨的意思:别进京就把梁心铭丢在一旁,谁让他在鹿鸣宴上承诺照应人家呢。
  王亨笑道:“巡抚大人放心,本官会照应青云。”
  林巡抚笑道:“翰林大人自是一言九鼎。”
  梁心铭心领了这情义,接了书信和名帖,再三感谢。
  谢罢,又向其他人告辞。
  其中,黄县令对她十分热情,拉着她的手说了好一会话,俨然同她是患难之交。她一边悄悄使劲把手夺回来,一边意味深长道:“学生祝大人官运亨通,直上青云。大人,后会有期!”她可不是讽刺,像黄县令这种官,是官场不倒翁。没准将来哪一天,他们就又碰上了。
  黄县令眉开眼笑道:“后会有期!后会有期!本官也祝梁举人明年蟾宫折桂、直上青云!”
  说话间,下人们将箱子送上船,梁心铭等人也都上船,挥手冲岸上众人告别,也告别了徽州府城。
  梁心铭站在船尾,看着徽州城被远远被抛在船后,一转弯又被青山遮住,意味着她科举的乡试落下帷幕,等再开场,就是在京城的贡院,进行会试。
  京城吗?她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