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_作者:乡村原野(546)

2018-05-03 乡村原野

  王亨脱口道:“这可未必。”
  靖康帝一怔,再停步问他:“爱卿何出此言?”
  王亨不答反问道:“皇上愿意心爱的女人嫁别人吗?哪怕这个人是自己最好的兄弟,恐怕也会介意。”
  靖康帝道:“爱卿说的也有道理,然六皇兄并未和黄姑娘定亲,甚至未曾定情,难道要她终身不嫁?”
  王亨:“……”
  他只是觉得这其中不寻常。
  靖康帝见他没词了,笑了。
  紧跟着又觉得他神情不对,并非被堵得哑口无言的情状,两道剑眉微蹙,似在沉思。
  他在想什么?
  靖康帝回想刚才对话,忽然一激灵——王亨极擅刑名侦查,感触也极为敏锐,他这样拧眉思索,恐怕不是为了张伯远和世子妃的感情,也并非替六皇兄惋惜,而是在推敲六皇兄的死,否则,他不会有闲心管他们谁娶谁。
  靖康帝不是没怀疑过六皇兄的死蹊跷,先帝更不用说,当年派人将此事查了个底朝天,最终证明是意外。


第381章 朕要重用梁心铭
  从做了皇帝后,他经历了许多的人事。往往一件看似平常的事件背后却隐藏着大秘密,一旦追究下去,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出一大批人。比如镇南侯叛逃案,竟然牵扯出福亲王谋反弑君的罪恶勾当;又比如王亨在江南,一查查翻了一批官员;再比如这次海盗案,也隐藏着大阴谋。
  这么一想,当年的怀疑再起。
  六皇兄之死真是意外吗?
  他隐隐觉得害怕,还心虚。
  为何要心虚呢?
  他不安地想:“朕又没有谋害了六皇兄。”
  可他现在是皇帝。
  原本该是六皇兄当皇帝的。
  他想,该查清当年的事,还六皇兄一个公道。六皇兄若是做皇帝,肯定会封他当亲王;他现在做了皇帝,难道不该替六皇兄查明死因、讨还公道吗?
  这么一想,那心虚不安的感觉没了。
  然这件事只是他的怀疑,并未发现任何蛛丝马迹,更不要说证据了,无头无脑的要从何查起呢?
  他看向王亨,想:“既然王爱卿留意了,就交给他吧。”于是郑重叫道:“王爱卿!”
  王亨忙道:“微臣在。”
  靖康帝道:“朕虽贵为天子,实则一介凡人,才德远逊于历代先祖先帝。自继位之日起,朕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不敢有一丝懈怠,唯恐辜负了先祖和天下百姓……”
  王亨有些莫名其妙:怎么忽然就慷慨激昂起来?
  那时,君臣已走到乾元殿附近,王亨眼角余光瞥见巍峨壮观的乾元殿一翘角飞檐,感受庄严了些,就听到——
  “……朕依靠列位臣工治理天下!爱卿是朕的股肱之臣,赵寅三位世子亦是朕的股肱之臣;朕需仰仗左相右相等老臣,更需要王爱卿和赵爱卿这样的年轻臣子,不然朝廷后继无人。朕不会放过一个乱臣贼子,也不想冤屈一个忠臣良将。爱卿要替朕肃清吏治、辨明忠奸。望爱卿谨记!”
  王亨明白皇上的感慨从何而来了,正容道:“请皇上放心,微臣定将此案彻查清楚,让皇上辨明忠奸。”
  靖康帝点头,道:“朕命你:不论查到什么、涉及何人,都要追查到底,不必顾忌。”这是暗示他,若对先帝六皇子之死起疑,也要放手追查,不必顾忌了。
  王亨躬身道:“微臣领旨。”
  靖康帝直抒胸臆后,胸中畅快了些,又道:“你可知朕为何答应梁心铭在徽州修路?又命他主持?”
  那条路并非急需要修,不是迫在眉睫的工程,朝中大小事不知多少,他实在不必花心思在一条还没影的路上。
  王亨道:“微臣不知。”
  靖康帝道:“朕要用他!朕要重用能臣良将,兴盛大靖!”
  王亨怔住——皇上如此看重梁心铭?
  靖康帝继续道:“朕要重用梁爱卿,又不能随意提拔他,只能让他多做事,立功,然后名正言顺重用!”
  王亨肃然道:“微臣明白了。这次让梁心铭和俞希文比拼,也是皇上有意为之吧?”
  靖康帝道:“不错!不磨砺,不足以成大器!”
  他看向皇城东方向,皇城东门外不远就是松山,松山上坐落着慈安寺,广惠方丈的话言犹在耳。
  梁心铭,他期待的良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