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王亨太聪明了,竟没有一项事物能令他沉迷的。他有条不紊地学习着、进步着,懂得越来越多。越懂得多,求知欲望越浓烈,兴趣越广泛。
这样下去,还能瞒住他多久?
王亨的年岁,从两岁就开始隐瞒。四岁时他问过一次,王夫人哄他说他生病记错了。等六岁时减了四岁,又变回两岁。然后就无法减了,因为再也哄不信他了。
他身边伺候的丫鬟,每两年就换一次。因为怕他察觉别人长高,自己却没长高。凡是跟他从小一块长大的兄弟姐妹,一长高就送走,再不回来。从别处送来的人,都是已经长大成人了的,再送来。总之在王家,尽量不让他亲眼见证一个小孩子长大的过程,也让他忽略了自身生长缓慢的真相。
他的生活,得到最大自由,没有人约束他。
除了熟悉他底细的徽州城和京城外,他想去哪就去哪,他想进黄山也有人陪着,让他尽情地干他想干的一切事。
无论做得多么天衣无缝,也不可能瞒他一辈子。
在王亨十一岁这年,王夫人对治愈儿子彻底绝望,便着手安排他的亲事,希望他快乐度过短暂的一生。
一个侏儒,正常官宦人家,谁肯把女儿嫁他?
那不是把女儿推进火坑吗!
王夫人想,与其到时候四处提亲不成,不如趁早找个理由,为他娶个寒门小姑娘,全当陪他玩。
于是,林馨儿荣幸中选,嫁入王家。
也不等他们长大圆房,就让他们吃住都在一起,因为她永远等不到王亨长大,与其到时候惊吓,不如一开始就睡一起,渐渐习惯了、适应了,就好了。
第44章 小夫妻各怀心思
王亨听罢,依然直直地跪着,默然无语。
王夫人和老太太都紧张地看着他,等他缓过来,等他反应,等他决定,她们都忘了,林馨儿还站在一旁。
忽然,林馨儿说话了。
她问道:“我爹娘知道这事吗?”
老太太和王夫人一惊,同时抬眼看向她。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这也是个聪明的孩子!
一句话就问到了关键处。
王夫人轻声道:“知道。”
林馨儿便不吱声了。
心疼、愤怒?
都没有!
她似乎麻木了。
林家父母明知王亨长不大,还贪图王家聘礼和权势,把林馨儿嫁进火坑,比将女儿卖给人家做丫鬟更不如。做丫鬟还有个盼头,哪怕配给小厮,也还有自己的人生;而嫁给王亨,就等于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林馨儿瞬间想起张爱玲的《金锁记》,那个可悲的女主曹七巧,嫁给姜家瘫痪的儿子,忍受了数年非人生活,最后心理和性格扭曲,行为乖张疯狂变态……
林馨儿仿佛看到自己和王亨的未来:王亨长大后,因身体残疾导致心理变态、性格乖戾,他智商又奇高,变着法儿折磨玩弄她……馨儿激灵一下,浑身恶寒。
她当即下决心:这原主的父母可以不用理会了。
林馨儿被他们卖了一次,已经偿还了他们的生养之恩,往后,她就是林心儿,和他们再没有任何关系。
王亨自林馨儿开口,就抬头看着她。
馨儿的神情变化没有逃脱他的眼睛。
他忽然爬起来,一言不发就往外走。
王夫人慌忙问:“亨儿,你去哪里?”
王亨没理她们,头也不回地跑出去了。
他算什么神童?
他就一个大傻瓜!
被所有人当成傻瓜、白痴!
老太太急忙对祺妈妈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安排人跟上去,一面沉声对王夫人道:“你别慌张。他乍听此事,总要过些时候才能转过弯来。馨儿——”她叫林馨儿。
林馨儿心不在焉地“嗯”了一声。
老太太道:“馨丫头,你自嫁过来,我们并没一点亏待过你。虽然亨儿身子有损,别的一点毛病却都没有,好手好脚的。他又那样聪明,可谓举世难寻。若不是因为你们八字相合,未必就非娶你。便是我家的丫头,自愿嫁他的也不知多少。这也是你们有缘。我们对你也没别的要求,就希望你能好好的陪着他,将来自然不会亏待你。寻常女子嫁人,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有些上有恶婆婆,下有刁钻小姑,男人也不好,过的日子都不如猪狗……”
林馨儿木然听着,那声音逐渐飘渺。
若她真是八岁的孩子,自然被老太太打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