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_作者:乡村原野(772)

2018-05-03 乡村原野

  牛夫人不肯借人,对孙妈妈道:“他胆子也太大了,愚蠢又无远见!王家能动吗?再说又是钦差,还是个厉害的,他敢下手,我还怕被连累呢。”
  孙妈妈道:“他有什么不敢的?严家大房的严大人被左相排挤走了,他怕被连累,不但不帮衬,还落井下石,又舔着脸奉承李荆山,投靠左相。好笑的很,既怕被大房连累,如何自己却做那诛九族的勾当?还不是想博一个爵位封号,好取代大房,做严家主事人。人哪,贪起来最可怕了。夫人离他们远点,别被连累了。”
  牛夫人揉着额头道:“已经被连累了。你说说,他怎么就敢把人家巡抚一家子都杀了?惊动了朝廷,又来找我借人,还要杀钦差。还嫌闹得不够大!”
  孙妈妈道:“夫人打算怎么办?”
  牛夫人道:“我好容易劝住了他。别总是喊打喊杀的,哪里用他出手,孟家已经派人去岷州了。岷州那帮子贪官,比谁都害怕钦差,派了好几起人去截杀了呢。”
  ……
  扣儿当时才七八岁,听得云里雾里的。这段日子,因为牛家牵连到谋反案,她知道了许多事,渐渐明白了一些东西。所以,纵然母亲和孙妈妈的对话她忘记了大半,但严家三房想取代大房、岷州巡抚被灭门、外祖找母亲借人杀钦差,这几件事她却没忘。想忘也忘不了。外祖母对严家大房一直颇有微词,还说六首状元再也翻不了身了,肯定要死在北疆了,将来严家还是要靠三房撑起来云云,这些话她听过许多。
  她便知道外祖家参与谋反了。
  她没将这件事告诉梁心铭,因为她不想害得外祖家满门被抄斩,若是钦差大人查了出来,只能怪外祖家运气不好,若没查出来,却不能由她去告发。
  今天,严老太太对她那样怜爱,更加坚定了她隐瞒的决心。直到严青青骂她野种,她才反应过来:她被严家骗了,被严老太太骗了。她也相信了严青青的话,相信母亲根本不是严家的女儿。怪不得母亲说起外祖家口气一点不尊重,因为他们就不值得尊重。以前,他们一有买卖上的烦难事就来找她的父母,父母不知为严家解决了多少棘手的事,帮他们赚了多少银子。如今不说报答,还对她这个孤女落井下石。别人看不起她,都放在脸上;严老太太明明嫌弃她,背地里嫌弃她,表面还装作很疼爱她的样子,搂着她,跟她吃一块点心,抱着她不舍得松手。
  怎么这样会演戏呢?
  比那戏子还会演。
  扣儿越想越觉得可怕。
  严老太太哄她,一定有图谋。
  朝云一番话惊醒了她。
  朝云说“亲爹官大也没用。我爹说了,家世富贵如浮云耳,要自己有本事,才能在世间立足。”
  那一瞬间,扣儿就下定决心:要自己强大起来,凭自己的本事在世间立足。首先,她要告倒严家三房!让他们哄她、骗她,欺负她没爹娘。她是那么好骗的吗?
  扣儿说的乱七八糟,但在场至少有两个人都听明白了。
  一个是梁心铭。
  扣儿只起了个头,说“岷州巡抚被灭门”,她便想起是哪件案子了,醒悟严老爷子当初要杀的钦差正是王亨,王亨被孟家设计,也与扣儿所说吻合。
  可是,岷州那件案子是官商勾结,从西南边境走私翡翠玉石,怎么又牵扯到严家呢?严家做的可是纺织买卖。
  看来,内幕很深。


第539章 人心险恶
  梁心铭猜测:林家使了个“乾坤大挪移”,以走私掩盖了真相。因为从时间上推算,岷州巡抚灭门案发生在前,牛将军将建造藏宝洞的工匠灭口发生在后。
  岷州出事时,林家尚未准备周全,因此不敢被朝廷抓住任何蛛丝马迹。再者,他们也不想与王家结仇,而是想拉拢王家。王家在文官系统中根深叶茂,若是王亨死了,得罪王家不说,惹怒了王谏,后果也难料。
  扣儿只当母亲没有借人给外祖,这件事就与牛夫人无关,哪里又知道,严家背后就是林家在操纵。
  梁心铭叹息:小亨亨也不是事事都顺利的,连续两次被人瞒天过海了,回头还不知怎样生气呢。
  还一个是严老太太。
  自家做的事自家心知肚明,哪怕扣儿说得不清不楚,她也惊得魂不附体,只好拼死抵赖,拒不承认。
  她道:“大人,这孩子才多点大?怎记得几年前的事呢。一定是她们姊妹争嘴,她小孩子一赌气,就不管不顾了,跑来告状出气。她也不知这事有多严重,怎能乱告,是要诛满门的呀!”说罢又呵斥严青青,“你到底怎样得罪了妹妹?还不快给妹妹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