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_作者:乡村原野(821)

2018-05-03 乡村原野

  最后,王亨说他目前至少有六七分把握,确定这次谋反背后主使人是白虎王族。他还需进一步搜集证据,为免贻误军机,特将此事紧急上奏,请皇上早作预防。
  靖康帝猛拍桌,怒骂:“贱人!”
  这是骂孟清泉,真是贱人!
  虽然王亨和梁心铭并未吃亏,又一次取得了胜利,甚至窥见了背后主谋者,但靖康帝却并不感到高兴,有的只是气愤和愤怒:白虎王为什么要谋反?
  靖康帝明白了,怪不得他们要诬陷朱雀王世子。试想:若是他之前将朱雀王的兵权给解除了,又因为六皇兄的死而对玄武王世子张伯远持有戒心,只剩下一个白虎王可以信任,那白虎王夺位岂不轻而易举?
  想到这,靖康帝冷汗涔涔。
  好在他没有糊涂,听了王亨的话,将三位世子全部扣留在京,让他们相互掣肘。又将赵寅幽禁在王府,对张伯远也暂时静观其变,对林世子也没有掉以轻心……调忠义侯方无适父子进京护驾,才没有落入反贼算计。
  哼,不肯保他坐皇位,换了白虎王就能坐稳这江山吗?
  真是笑话!
  白虎王不保他,有人保他!
  王爱卿保他,忠义侯保他!
  还有梁心铭,区区一个才入仕途的状元,就能破了反贼的阴谋,夺回藏宝,灭了三百反贼精锐,又端了反贼在江南的窝点,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天命所归,白虎王没那个天命!
  靖康帝愤怒地喊“拟旨!”
  沈海慌道:“是,皇上!”
  他从未见皇帝这样发怒过,慌的声音都发颤了。
  王谏也上前,要帮忙研墨。
  沈海取了空白圣旨来,王谏也研了墨,靖康帝一捋龙袍长袖,抓起一管狼毫,亲自书写圣旨。圣旨内容:擢升梁心铭为京都知府,接旨后即刻进京。
  他要重用梁心铭!
  天子坐镇京城,天子脚下的治理尤为重要,所以京都知府的品级比一般地方知府高。一般知府品级为从四品,京都知府为正三品,整整高了三级。
  ********
  爆更开始,往后刷吧朋友们,看能刷多少(*^__^*)


第573章 公公替儿媳出头
  京都知府品级高,还因为天子脚下难治理。
  在京城这地界,别说皇城、内城、外城这些地方了,哪怕在京城郊外呢,屁大的田产纷争,都能牵扯出皇亲国戚来;一竿子扫出去,能扫倒一片王公大臣、官宦亲眷,处理京城的各类纠纷和诉讼,需要能力,更需要魄力。
  从去年底梁心铭被刺杀以来,京城接连出现凶杀案,原京都知府钱庸,在靖康帝看来名副其实,就是个庸才。早想换了,一时又没人可换,现正好让位给梁心铭。
  靖康帝一直想擢升梁心铭,又没理由。现在梁心铭立了这样大功:烧水泥修路、追回藏宝图、找到藏宝洞、剿灭反贼精锐、抄了青华寺反贼窝点、审出幕后主使等等,擢升顺理成章,论功行赏升到正三品绰绰有余。
  梁心铭在六安府的道路已经修好了,剩下的工程委派其他人接手,只要有水泥,完成工程并不难。
  等梁心铭进京,王亨在外追查,梁心铭在京协查,内外呼应,方才安稳。
  靖康帝愤愤写完圣旨,一抬头,正要跟王谏和方无适说话,就见他们担忧地看着自己,这才想起还没告诉他们缘故呢,忙拿起桌上密信,令沈海送下去。
  沈海躬身接了,送给忠义侯。
  方无适接了,与王谏同观。
  王谏一看之下,明显错愕;方无适却只是目光闪了下,没有露出太多的惊讶之色,便抬头看向皇帝。
  靖康帝道:“你们可想到是他?”
  方无适道:“当真没想到。”
  靖康帝愤怒道:“朕真是瞎了眼!”
  方无适忙和王谏安慰皇帝。
  之前见皇上动雷霆之怒,还以为是什么坏消息呢,结果是好消息,但他们能理解皇帝愤怒的心情:最不可能谋反的就是白虎王,结果他辜负了皇上的信任。
  王谏道:“皇上息怒。背后主谋浮出水面,皇上该高兴才是。皇上既知他有异心,正该早做布置。”
  方无适也道:“正是。皇上洪福齐天,乃天命所归,岂能被奸佞夺位?他若是真命天子,也不会一再被梁心铭坏了事。梁心铭就是上天派来辅佐皇上的贤臣。微臣恭喜皇上!”
  这话打进靖康帝心里,也暗合了广惠方丈当初的预言,梁心铭更将这预言变成了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