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力度调查!”
“笃笃笃。”外面有人敲门。
“皇上,荣王来了。”
里面传来应允的声音,荣王一身白衣一如往常,推开门抬脚迈步进去。
“皇兄。”
“嗯,平身。”容良看着穿着整齐的荣王,显然他是可以出门的,“荣王此时来是?”
荣王一把掀起衣服的前襟,跪在中间,“臣弟一心想要去边关驻守,在京城实在无所事事,还望皇兄放行。”
“你先起来说话。”容良示意旁边的鹰扬上前去扶荣王,“为何说,让朕放行?”
荣王站起来,又是卑躬抱拳,“臣弟知皇兄一片赤诚之心,也知臣弟所欠穆家、母后、皇兄居多,当年若不是穆家收留娘亲,母后看重娘亲,娘亲恐怕早就沦落风尘。”
“那不怪你。”要怪就怪帝王总是身不由己。
但他要做一个由身由己的帝王,一生宠爱颜浅墨。
“臣弟知臣弟的出生是一个错误,今日早朝散后,臣弟在街上时听到有人议论边关战事,连忙去住的相近的几个官臣府上打听,得知边关粮草全无,臣弟故来请命,请皇上允臣弟押运粮草到边关,以解朝中之局。”荣王说的诚恳。
容良听的却眼神难测,目光如炬,集中在御书房中间那道挺立的白色身影上,“边关战事急,刀枪无眼的,父皇临终前把你托付给朕,说自古以来九龙夺嫡,弑兄杀父者比比皆是,老二你生性淡薄,不争不抢的,还让朕千万别对你如前朝那些皇家子弟一般,呵。”
“求皇兄成全,求皇上成全。”荣王再一次下跪。
“你当真想去?”
“愿以死报效大景。”荣王重重的磕头。
“那便去吧。”容良眉脸之间有些缥缈,看起来就像割舍一份很重要的东西之后才会露出来的表情,“回去后把府上该安排的安排好,此去经年,不知下次什么时候见面。”
“遵旨。”
正文 第一百零四章 初见端倪
一身白衣,荣王走出御书房后,待离远了些,勾起唇角。
“荣王。”
一道好听的女声。
荣王这才注意到对面而来的人,“皇嫂。”
“你刚从御书房出来?”颜浅墨看了看荣王身后。
“嗯。”荣王这次见颜浅墨,没了第一次的旧情缱绻,也没了第二次的刻意疏离,颇显兴奋,眼中甚至有些志在必得的光芒。
“今日早朝,是不是发生什么事了?”不然荣王也不会进宫,容良可是说过他十天半个月还不上一次早朝的。
“皇嫂不知道?”荣王诧异。
颜浅墨不知道为何就沉了下来,“不知道。”
“皇嫂还是去问皇兄吧,子衿,子衿不方便说。”
看着荣王远走的身影,这有什么不方便说的,难不成皇上在御书房里和嫔妃勾勾搭搭?
心下忐忑,脚下却稳稳当当的走向御书房。
“刚刚皇上为何那样说?”
先皇哪里有说过那些言论,先皇甚至说不要交任何权利在荣王手上。
“鹰扬,之前我们一直在查匈奴在京城的藏身地点,以及怎么联络的,你有没有想过,他们就在我们眼皮下面,只是我们不敢相信没去查?”容良看起来似乎有些疲惫,又有些兴奋。
“皇上的意思是?”
“他久日不上早朝,看起来置身于朝局外,整天一副闲云野鹤清闲王爷的样子,却在传来边关事变消息的第一天就知道了,还说什么以解朝局之困,朝中如今的状况,”容良站起身来,“除了你我,连那些被收买的大臣,都不知道站在自己那条线上的都有谁,他又如何知道朝中之困?”
鹰扬有些细思恐极的地方,荣王府在城西,城东大多都是寻常老百姓,户部虽有记录在册,却不能记录每一个人的模样。若是这些人顶替那些老百姓为户部所记录在册,那谁能查出来他们有问题?
既然这样,那原来的老百姓呢?
一阵冷风穿过脊梁,虽还初冬,鹰扬却已觉到寒冬腊月。
“是我们疏忽了,很多细节我们都刻意忽略了。千思万想,却没有想到最有可能的人是他。”容良步履缓慢,“朕一直觉得他无心于朝政,他也一直一副闲云野鹤的样子,究竟是什么,让他愿意帮助匈奴?仅仅是因为他母亲是匈奴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