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可行吗?”
汉生点了点头,襄侯沉默了一会儿,坚定抱拳道,“臣弟还是认为此举过于冒险,不过王兄若执意如此,臣弟只得遵命,好好辅佐二位世子守住王城,定不负王上所托。”
很快公输端与乐进疾步入内,两个人衣着仪容明显显得匆忙,想来也是猝不及防,来不及仔细收拾就急急入了宫。
“臣见过王上。”
“臣见过王上。”
公输端与乐进恭敬行礼,相互看了一眼,余光又扫到坐在一旁的襄侯,同样悬起了一颗心。
“二位平身,赐座。孤连夜召你们来,乃是因为离赣关的战事,你们且看看。”
说着汉生将那封染血的帛信递给刚刚落座的公输端与乐进二人。
二人接过帛信轮流看过后,乐进脸色大变,眉头紧促。公输端面容沉静一捻胡须,似在思索。
“二位爱卿有何良策?”
见二人都已经看完,汉生开口。
兵部尚书乐进与公输端对视一眼后,率先开口,“离赣关失守此乃大事,请王上立刻派兵增援,否则北戎危矣。”
“乐卿以为,派何人前往合适?”
乐进沉吟,“臣愿主动请缨,为王上出战,带兵增援离赣关。”
汉生没有出声,看向公输端,示意让他开口。
公输端抱拳道,“王上,臣以为不妥。”
“丞相有何见教?”
“臣以为,襄侯出战更为合适。如今吴涯将军战败,若不及时派兵增援,恐危及王城。襄侯有军功,同样善于带兵,受诸位将领认可,是最好的人选。”
襄侯听了此言将殷切的目光投向汉生。其实他也觉得他出战更为合适,至少比汉生亲自出征更为靠谱,毕竟王城需要北戎王坐镇,才不至于内乱,若真的汉生亲征,一旦遭遇不测,世子年幼,平南侯的势力又尚未完全根除…
汉生开口,“孤要亲征。”
乐进大惊,下意识地说了,“王上不可!”
“实不相瞒,此番孤召二位前来,早已做好决定,只是希望二位能够配合,同襄侯一起,辅助二位世子守住王城。”
公输端面色凝重,问道,“王上之意已决?”
汉生道,“孤意已决。亲自带兵三万前往离赣关,明日便会在朝中宣布此事。”
公输端点点头,“请王上放心。”
乐进依旧想要出言反对,被公输端拦下。
汉生道,“乐卿,王城也同样重要,听说你儿子乐飞在国馆修习,武艺甚佳,便虽孤一道出征,当个亲兵校尉吧。”
乐进只得领命谢恩。
第一八三章 御驾亲征
四人又商议了一阵子出征的细节,接近一个时辰。
汉生点点头,“辛苦了,诸位先回去准备吧。”
乐进与公输端恭敬退下,各自打道回府进行准备,襄侯也干脆,抱拳一礼后直接离开上书房。
上书房又一次只剩下汉生与莲心二人。
汉生也没有心情继续留着,直接摆驾回了太章宫。
又是让所有宫人全部退出寝殿,她独自一人来到书房,挪动了放着宝剑的架子,打开藏在架子底端的褐色锦盒。
锦盒内的信件依旧静静躺在那里。
汉生将锦盒打开,露出里面装得慢慢的帛信,再一次一封封看起来。
离赣关的守官忽然反叛,一定没有那么简单,她一定遗漏了些什么内容,她要找到,到底有什么关键的信息被她忽略了。
一字字一句句,很快一大半帛信就看过一遍,除了平南侯留给惠美人以及联系吴家的信件,平南侯与离赣关守将相关的信件仅有一封,不是写给离赣关守官副将文乔的,反而是对离赣关正副守官颇为不满。
她一定漏掉了什么。
她干脆将褐色锦盒倒过来,将里面剩余的小半帛信尽数倒在书桌上。
忽然,她听到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咔哒”声。
汉生停下动作,将目光投入到褐色锦盒上,细细端详。
之前翻阅这个褐色锦盒内的帛信时,汉生从未注意到这个褐色锦盒本身有什么问题。
如今这个细微到一不小心就会被忽略的声音,引起了她的注意。
到底是什么?
汉生再一次将锦盒倒置转了一百八十度,又左右摇了摇,果然又听见了“咔哒”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