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在脑海中运转《八部轮回》,轻车熟路将卷轴打开进入了那间小书房。
这数月以来,只要她心情不佳时,便来小书房来坐一坐,重新看看《兵冶》,或者就是单纯的静坐。
书房的陈设丝毫没变,只是上一次的数十张宣纸不见了,书桌上的宣纸又是全新的。
“上一次的宣纸去了哪?”汉生暗自嘀咕。
意念刚起,汉生便看到了几十张宣纸出现在书桌旁的地上,捡起来一看,正是她上一回背诵《兵冶》时所写的内容,一字不差。
“竟是随念而动么?”
汉生对这个小书房越发感兴趣。
她又一念起,书房内的书架开始变换位置,睁眼闭眼之间,门左边的书架到了右边,右边的书架出现在房屋中间,门框上多了一道横幅,横幅上就两个字,北戎。除了书桌,书房内一切的陈设皆可随心意改变位置。
汉生饶有兴致地变来变去,很快又将一切恢复如初。
她重新来到书架,从《兵冶》一书右边的位置又抽出一本书来,试着翻开。
第一九八章 太乙画箴(上)
汉生这一次翻开书,原本也没什么期待,毕竟之前来过的数次她翻开第二本书的时候,书上皆无字。
这一回,书上居然有字,汉生惊喜之余开始看书上的字是什么。
第一页头四个字,《太乙画箴》。
好熟悉的感觉,这感觉不仅仅是似曾相识,还伴着复杂的情绪。
看到这四个字时,汉生感觉到很多种情绪朝着脑子涌来,不同于之前看到书桌内纸条那般,而是更为纯粹的情绪。
如果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那张纸条给汉生的感觉是一种夹杂着画面感的很刺激的情绪,那么这本书开头的这四个字,给汉生的感觉则是直截了当的情感波动,没有任何画面呈现,也没有那种精神上的刺痛。
一开始是一种如鱼得水信手拈来的闲适感,后来是抓耳挠腮如听天书的烦躁感,再后来是渐渐熟悉之后的亲切感。
再后来,是一种怀念缱绻。
这本书,似乎也和自己的过去有关。
汉生坐在书桌前,静静看了起来。
她看得很慢,时间同样过得很慢,甚至可以说,在这个小书房内,根本感觉不到时光的流逝,就连四个烛台的蜡烛烛火,都是垂直而上不会动的,因为无风。
三个时辰过去了,汉生看了一半,揉了揉有些泛花的眼睛,不自觉趴在桌上睡了一会儿。
北戎王宫中的汉生同样是端坐在上书房御案前闭目养神的姿势,神情一派安详。
睡梦过程中,汉生发现自己悬浮在天上,地面上的景致不断变幻,时而是安宁的城池万家灯火,时而是战火燃起的刀兵相接,时而风和日丽云卷云舒,时而电闪雷鸣急风骤雨。她看到了北戎的版图,看到了晋朝的河山,甚至看到了边牧乃至更西的大草原。
世界广袤,仿佛任她意念所动便可到达。
这个梦时间不长,很快汉生便醒过来,且她能够十分清晰记得梦境中所见到的景象。那种在天上自如飞翔俯瞰大地的感觉萦绕着,让汉生感到一种莫名的舒适。
回过神来以后,继续看着手中握着的书卷,太乙画箴内容不算多,很多东西都很贴近实际,讲的是兵阵一道,且多半讲到的是人阵,对于物阵提及甚少。
不过目前为止对于汉生来讲,这本书相当实用。晋朝与北戎双方若要开战,上场的也都是一些士兵们,除非是能够笼罩整个战场的大规模阵,物阵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
汉生已经决定将其中的人阵篇全部背下来,尤其是其中的两仪阵图与四象阵图,正是离赣关适用的地形。
又过了两个小时,汉生将人阵篇背熟,离开了小书房。
汉生睁开眼,便是熟悉的上书房。
“王上若疲倦,不妨先回寝宫歇息吧。”
随侍的是不知何时入了上书房内的妩心,语气颇为关切。大约是看到汉生太累了,静坐了足足一时辰,放才出言相劝。
汉生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如今什么时辰了?”
“已经戌时一刻了。”妩心答道。
第一九八章 太乙画箴(下)
北戎十三陵。
北戎王墓室。
年稷尧静立第三幅壁画前。
第三幅壁画,画的内容是许多人立于地底下,另外一部分人横卧河水之中,还有一部分人垂悬在天上。没有高台,没有前两幅画出现的少女,整个壁画的外形轮廓构成一本书页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