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城与西线距离最近的平野镇仅百里之遥,有风吹草动的话能够及时反应,与离赣关距离也很近方便互通有无。乐进并未打算贸然深入,与吴涯不约而同的选择相对谨慎的防守方式。
这样也好。
趁晋军合围之势形成前,北戎的防御线也要相对做好,离赣关原本的一些防御工事已经相当扎实,关内城内铁桶一般。东线西线以内虽也作了相应准备,却不如离赣关重兵镇守。
吴涯想了想,同意了乐进的意见。他们二人迟早是要分兵的,不出意外的话他会镇守在离赣关。因为晋军的目的也很明确,虽是合围之势,最终破关直取王城的关键,还在于离赣关。
商议结束后,乐进毫不含糊带着自己的五万兵马进驻西线的青羊城,再一次侦查完了敌情后开始据守不出,按照汉生给他的兵阵中其中一个“铁锁阵”操练起来。
此外,几乎每日每夜每时都在加固城中的防御工事,短短半个月就将小小的青羊城变得同样坚固无比。
此番分兵动静不小,晋军自然也有办法知晓,派兵日日在青羊城门口叫骂。
可不论晋军如何叫骂,乐进所在地军队始终龟缩不出,足足半月下来,晋军的骂声难听到乐进底下的几个副将都颇有微词。
原本北戎便是以武力为荣,何尝如此憋屈过?若不是看在乐进过往的不败战绩上,早就嚷嚷起来。
晋军倒也谨慎,骂得虽难听,却没有任何攻城的举动,象征性的放几把箭例行在青羊城门口叫骂了半个月。
“将军,咱们虽是固守青羊城,是不是也是守太久了?晋军叫骂实在难听,底下的兄弟们都憋着气呢。”
第二零三章 等待时机(上)
一位副将看了看乐进的神色,小心翼翼道出,近日以来北戎军队士气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很多士兵都期盼着一战,却一直都在操练兵法或者修筑城防,面对每日里晋军在城门口的叫骂,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愉快。
“目前时机未到,再等等,兄弟们有的是机会。”乐进依然淡然看着每日军报,城内看似不动,大批的斥候依然活跃在外,每日里送回关于晋军的状态。
晋军见到乐进居然如此怯战不出,多多少少有些放松警惕,顺手将青羊城以西的两个镇给占了,对着青羊城亦是虎视眈眈。
在青羊城以西的余镇和山坞失陷后,城中的副将终于忍不住了,轮番上阵向乐进请命反攻,大有再不同意就要违抗军法独自领兵出战的势头。
乐进这才召集全将开了一次会,面对着众将焦急又愤懑的不满神色,乐进终于开口,“如今晋军情况如何?”
“占领两镇后,晋军气焰更甚,每日叫骂的军队已经接近青羊城百步内。若再不出战,青羊城整个西北方向都要被晋军包围。”负责斥候营的将领回报,也忍不住加了最后一句,希望乐进早做决断。
“那就出战!”乐进开口。
等了足足半个月,乐进将军终于决定与晋军一战了!众将全部激动起来,纷纷请战,每一个都想做先锋。
“陈旺领骑兵五千,今日午后动员备战,绕道夜袭平野。”
名为陈旺的副将欣然领命,眼神中战意盎然,北戎骑兵不多,乐进手里仅有一万,其中五千给了他,让他兴奋不已。
其他将领纷纷等待着乐进的调配,看来山坞是乐进选择的第一个战场。
“陈郑东领骑兵五千,即刻从西南前往山坞,记得要明显。若遇晋军追杀,不要与之正面相抗,直接去余镇。”
“乐飞领步兵一万,即刻从西北绕道,前往余镇。”
……
乐进有条不紊发布了数十条军令,一众将领皆领命。
“剩余人马,随我一道,明日一早青羊城迎战!”
乐进又有说完最后一道命令,所有将领习惯性应诺以后,不由疑惑起来。
这是要兵分三路?
这是个什么打法?原本北戎兵力就稍显不足,若是再分兵,单军作战的胜算就更小了。不过将领个个都不是怕死的人,依然一丝不苟将乐进的命令执行下去。
陈郑东与陈旺被留下来又商议了一阵子,随后各自领兵而去。
相反,乐进与其子乐飞并非过多交谈,经历过一场大战的乐飞已经比之前在武馆混日子时成熟了许多,领命了以后默默离开大帐,直奔骑兵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