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生皱眉思索,问道,“你是说,向我们示警的,是同一个人?”
陆沉点点头,“不错。只是目前,我并不清楚这人是谁,他是什么底细。”
“我记得那几名兵士说,是受了你的命令去维州求援,知晓你与维州关系的人,还有谁呢?”
陆沉摇头,“除了主公与我的心腹再无人知晓,就连孟神机,也不知道陆家与文家的关系。眼下主公尚在青州,我的心腹也都在雁荡关未曾离去。这就奇了。”
汉生道,“赵芳刚愎自用,平日里得罪了人也说不定,既然这人向我们示警,应该也不会害我们。”
想了想,汉生忽又道:“会不会平日说话无心提到,走漏了风声?”
陆沉想了想,表情肃然起来,“这么说来,倒还有一个可能的人。”
“谁?”
“安禄。”
汉生回忆了一下,才想起这个人,正是当时在金城与她一道寻找火油的小伙子。
“安禄如今掌了整个秦阳军的斥候军,专门负责刺探敌情,若说有谁可能得知我与维州的关系,非他莫属。且近半年以来,赵芳屡次伸手想要夺他的权,二人闹得很不愉快。”
第二三六章 洛城之计(上)
“那就难怪了。并非所有人都能像你这样容他。”
汉生曾与安禄接触过,知晓他虽非睚眦必报之人,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赵芳若真欺负到他头上,肯定会被他狠狠反咬一口。
可如果前来示警的是安禄,几人前行的方向又是维州…
那他们要做什么?
汉生陷入沉吟。
陆沉道,“他不会再回来了。”
汉生看向陆沉。
陆沉拍了拍汉生的肩,“没事,还有我。”
“张仪大公如今病中,军中大小事务都是你在管,我怕你会累。”
陆沉一笑,“若担心我,便留下吧。”
关于汉生这半年的经历,陆沉多多少少知道一些。
他也知晓汉生今非昔比,原本汉生就在阵道天赋惊人,如今更是亲自带了兵,还在维州与并州打了几场胜仗。
汉生点点头,“我这次来也是这个打算。”说着面色严肃起来,“不知你是否知晓,吴钩正带领三十五万大军欲往洛城。”
陆沉眉头一皱,面色同样肃然。
这个消息,他还真不知情。
消息若属实,那洛城这一战,就麻烦了。
“他们为何而来?”
“名号是剿匪,实则是为了真太子。晋朝如今在位的是伪帝。真正的太子在洛城。”
汉生毫无保留,一口气将晋先帝之死到小巫寻到太子的过程讲给了陆沉。
陆沉听完,想了想,“不论是不是真剿匪,于秦阳军而言都没有区别。”
因为吴钩的三十五万大军一旦来到洛城,头一个要除去的就是秦阳军。
只要秦阳有意于洛城,双方必有一战。
“如今秦阳军不足十五万,我带来的军队也只有两万五千人,加起来也不足以应付吴钩的三十五万晋军,阿沉,你要早做打算。”
陆沉的眼神中却出现了一丝挣扎。
汉生没有注意到,继续道,“秦阳兵力少,不如先避其锋芒,守住青、徐二州。待晋朝内乱之际,真假太子相争,再趁机扩张。”
说罢看向陆沉,陆沉陷入了一段较长的沉默,久得让汉生都有些奇怪。
“阿沉,是我的建议不好么,何以你犹豫这么久?”
陆沉否认,“没有…我只是在想,若秦阳与晋军必有一战,地点又在洛城,也许…有机会以少胜多。”
汉生却有些诧异。
陆沉并非好战之徒,也并非嗜杀之人。
既如此,秦阳明显处于劣势之时,为何会对自己提出的建议犹豫至此?
她条件反射般想起了史书上的那些记载,还有子冉师兄给她讲过的故事。
“晋祥五年春,秦阳军与晋军决战于洛城。秦阳军久攻不下,吴钩固守不出,双方僵持近两月。”
“战前恰逢暴雨七日,洛水决口倒灌洛城,晋军溺亡近半。”
“洛水一战,秦阳将陆沉对晋将吴钩,以十万秦阳军战胜六十万晋军,坑杀降卒三十万,天下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