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明朝考科举_作者:五色龙章(605)

2018-02-22 五色龙章

  他沉迷画画无法自拔,这几个月交的稿子比带熊孩子时多了近一倍。崔启收稿收得手指发颤,再三劝他:“大哥公务繁忙,还要为老太爷服丧,须得保重身子,别为了这些画稿累着。”

  崔燮道:“这书已定了一月一发,没事就尽量不要断了,趁这些日子家里清净,什么事都没有,我多赶些稿子罢。等哪天家里又有大事,或是衡哥兄弟和我那对弟子回来,要画张图都得躲着藏着,哪得如今这么多工夫。”

  崔启无奈地说:“我不敢管大哥的事,只盼着你多保重身子——我人微言轻,说什么你不上心,你也替咱们老夫人和老爷想想。老爷得在乡间守孝,二哥三哥年纪还小哩,这个家往后全靠你支门户,你得精心照管着自己。”

  崔燮满不在乎地笑道:“如今老爷都回乡致仕了,咱们家还能出什么事。”

  他不小心把实话吐露出来了,崔启倒也没觉着他是嫌崔参议惹事,只跟着附和了一句:“可不是,云南地方险僻,老爷能早些回来就好。回头若能再选个京官就保险了。”

  可惜按常例,都是三甲进士出身的外官致仕之后依例选京官,二甲没这规矩,老爷选官时不一定能挑到什么职位呢。

  崔燮给这孩子讲了讲吏部选官的潜规则,又装出一副孝子的模样叹道:“我实在不舍得叫父亲再去外地为官,父亲这般年纪,出孝后身体恐怕也经不得长途跋涉了,选官之事还要再作打算。”

  约么他这一天说了太多实话,又或许说的有哪句不够吉利,平静了数月的守孝生活忽然又掀波澜——就在崔参议从云南回来四个月有余,离着崔老太爷小祥之期仅仅两个月时,崔家又被牵扯进一场官司里。

  谢瑛亲自到崔家找他,沉默良久,艰难地说出了一个噩耗:“令尊……去职后,云南布政使司治下数家当地上户联名告他索贿、借清黄册之举勒逼百姓。按察使司在当地访查得确有其事,已移文督察院,督察院如今正派御史到当地取证,陛下将案子发到了我们镇抚司,要将崔大人从原籍拿到镇抚司审问……”

  崔燮“啪”地一声拨开茶盏,站起身来盯着谢瑛,身体微微颤抖,脸庞抽搐,清雅端丽的脸庞都显出了几分狰狞之色。

  太好了……他原以为能把崔榷按在乡下一辈子就不错了,想不到这个人也有恶行得惩的一天!

  第236章

  崔燮的脸部肌肉抽搐得太厉害, 看得谢瑛心惊胆颤, 把他揽进怀里,揉着他的心口安慰道:“御史还没回来, 崔大人这案子还不一定是真是假, 或是叫人诬陷的。且外官在当地取些银子也是当官的定例, 我看崔大人也不至于过份,巡察大人也不会问得太严。我在镇抚司内自然也会看着下面人从宽用刑, 不会伤了尊大人的身子……”

  上回崔燮的继母犯案, 就是他主审,将徐氏流放福建;如今这家做父亲的又撞到了他手里, 眼看着又是一桩大案。他真有些觉得自己命中刑煞重, 有妨克六亲之嫌——不只六亲, 如今连外父都妨了!

  他颇觉着对不起崔燮,微微偏过头,竟不敢看他的脸。

  他也就没看见崔燮最终绷不住露出来的笑容,没看到他说要从宽量刑时, 崔燮那忍不住的可惜劲儿。

  崔燮花了好大劲儿才压抑住满心激动, 把他的脸扳向自己, 郑重地说:“我也是读过律例的人,岂不知朝廷法度的严谨?家父若真不曾犯过错,我相信圣上与你定会还家父清白,若是……若是父亲他在云南确有干犯律例之举,我自可散尽家财替父赎罪,也不能叫你为我家的事枉法。”

  他看着谢瑛的眼睛, 一字字说得真诚:“瑛哥,你是大明百姓心中的谢青天,是锦衣卫的表率。你不能为了我父亲一人坏了自己的操守,也坏了天下人对锦衣卫的印象。”

  谢瑛也知道这案子没什么可查,云南按查使已定了的案子,崔参议十成中有九成九就是贪贿了。

  他曾想回护崔榷,是为他是崔燮的生父,做父亲的若因贪桩枉法入罪,儿子难免也要受人议论。可崔燮这些年为了洗白锦衣卫的名声又排戏又画画,不知求了多少人、受了多少累才,为的是两人以后可以顺顺当当地往来,不因他的名声惹事。

  是顾崔家声誉,为崔参议脱罪;还是遂崔燮的心意,保住自己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