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是故事了,当然是因为它是假的啦。】
气到一半的李世民,怒火戛然而止。
…………
李世民推开了扶住自己的太子,正襟危坐,仿佛刚刚险些晕厥这件事根本不存在。
“嗯,其实朕早就发现了。”
努力挽尊。
贞观群臣:……
可以,这是皇帝应该有的厚脸皮。
未央似乎笑了一下,又似乎没笑。反正李世民定睛去看的时候,已经什么都看不出来了。
李世民:朕怀疑主持人嘲笑朕,但是没有证据。
【之所以说这是个故事,是因为温韬当时管辖的区域并不包括昭陵、乾陵所在的地点,那里是李茂贞的地盘。而李茂贞虽为温韬名义上的义父,两人却各怀鬼胎,温韬不可能去李茂贞的地盘大张旗鼓捞好处。
因此后世学者认为,温韬挖掘昭陵的故事实属编纂。且经过后世考古学者的勘探,基本认定昭陵主墓未曾被盗,所以太宗可以放心,你的尸骨还好好的呢。】
李世民总觉得自己还活着,主持人却说“尸骨”什么的,感觉有点怪异。
不过主墓没被盗就是一件好事,他现在对盗墓真的有心理阴影了。头骨被拿去当摆件什么的,这也太凶残了,谁这么重口味啊!
大唐天子们也齐齐松了口气,还好只是虚惊一场。
结果未央突然补充:
【哦,我只是说昭陵乾陵不在温韬的管辖区域内,可没说其他帝陵也不在。所以,其他陵墓有没有遭他毒手还不好说。】
大唐天子们:…………
未央调戏了一句就撤,迅速转移话题:
【说起来关于盗墓,魏文帝曹丕有一句十分人间清醒的名言,我觉得应该说出来与君共勉——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
这话是大实话,就是不那么好听。
皇帝们听完虽然捏着鼻子认同有道理,但心里还是觉得不那么爽快。
结果都这样了,未央还要补刀:
【然后说这话的曹丕,他的首阳陵目前没被后世确定具体地点,只知道大概方位。至于有没有被盗,那就不清楚了,要等发现后才能勘测。】
皇帝们:……
没被发现,至少证明他不会遭受考古的侵扰,还被改建成景区。和他们比起来,曹丕真的太爽了。
至于盗墓什么的,只要没发现,就可以当不存在。所以曹丕这家伙真讨人厌,自己说得那么好听,结果把墓藏那么严实。
呸呸呸!
曹丕呵了一声,心说你们都弱爆了。
知道会被盗是一码事,好好隐藏位置是另一码事。正常人谁乐意被盗,反正他说归说,藏还是要藏的。
曹操:???
所以这就是你给老子的墓搞得天下皆知的原因?
世上无不掘之墓,反正老爹的墓都会被挖,那就随便藏一藏,剩下的心思都给自己藏墓去了?
孽子!!!
曹老板又气得想打人了。
【对了,提醒太宗一件事,你的昭陵六骏石刻在大清灭亡之后的第二年被海外洋人运走了。昭陵六骏是什么我给你解释一下,就是你日后根据你的六匹战马雕刻出来的石像。
目前其中两块至今还
在大洋彼岸的博物馆里呢,估计很难追回来。另外四块当时被他们打碎了偷运,不过幸好及时截获了,现在留在长安另一家博物馆里。】
李世民猛地站了起来:什么?!
朕的爱马!他们居然连朕爱马的石雕都不放过!
李世民算是看清楚了,后世人什么都稀罕,什么都要拿。不行,他以后得把心爱的东西都放到主墓里去。
不是说主墓没被盗吗?还是主墓安全点。
提醒完了昭陵六骏的事情之后,未央就开始往前走了,没有继续停留在这里。
随着她的走动,时空仿佛被跨越了。周围的景象模糊变幻,忽然停留在了另一个模样上。
这是系统最近在某一个位面拍摄的昭陵景象。
昭陵前有几个似乎是百姓打扮的人正跪地哭诉,向太宗陈述自己的冤屈。看他们的穿着,应当是唐朝人。
李世民愣了一下:
“这是?”
【这是哭昭陵,唐代律法规定,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须到太宗墓前哭诉。】
可见对于大唐中后期的臣民来说,太宗李世民的地位何其高。这简直就是大唐全体成员的白月光,死了之后还能提供昭陵作为伸冤之所。
李世民有点受宠若惊:
“朕竟然如此受信赖的吗?”
一时间责任感爆棚,恨不得再去批阅几百本奏折。
画面又一阵模糊变幻,这次依然在昭陵,但哭昭陵的人换一批。这一回在恸哭的,显然是读书人。
【这是大唐之后的时代,不知从何时起,有才之士间流行起了哭昭陵。倘若未曾得遇明主,这些蒙尘的明珠就会来昭陵哭一哭。
所以后世戏称——缺人才的明主没事可以往昭陵去溜溜弯,说不定哪天就撞上几个人才了呢?】
自认是英主的人们:……还能这样?!
周遭景象重新回到了现代,不过已经不在昭陵了。
这次出现在了一个地铁施工现场。
未央解释道:
【这是在挖地铁,就是在地底下挖隧道,安装轨道进行通行。因为后世人口太多,城市十分拥挤,路上交通已经不足以应付居民的出行,所以需要在地底开辟新的道路。】
大家无法想象,这得人多到什么程度,才会地上的路不够走?
在他们印象里只有赶集时人群才会摩肩接踵,但这只是一时的。
需要特意修路,显然表明在这个城市里,人挤人的现象非常普遍。
未央又放出了一个地铁运行的小短片给大家看,表示这就是地铁。
【地铁速度非常快,一般像你们古代京城那么大的城市,横穿过去也就只需要一刻钟左右吧。】
皇帝们:!!!
疯狂心动!
【所以修地铁是非常必要的,尤其地铁的载客量极大。比如南京城,目前一共开通了11条线路,平均每日有350多万人次乘坐地铁出行,而南京的总人口才940万左右。
当然,不是说每天都有全城一小半的人乘坐地铁,实际上同一人多次乘坐也会全部记入。很多人早上乘坐地铁前往工作的场所,傍晚再乘坐地铁回家。】
皇帝们听完只有满脑子的“南京人口940万”。
好多人啊!好馋啊!吸溜!
全国人口只有两千多万的始皇,现在心情不是很美妙。
全国人口只有一千五百多万的刘邦,现在心情更糟糕。
全国人口……
他们单知道后世总人口极多,没想到分到单独一个城市的时候,居然能有这么多,都快抵上他们半个总人口了!
结果就这,未央还表示:
【南京算人少的了,因为它是占地面积最小的省会。还有人口更多的魔都,两千四百万人,比京都还多两百多万。】
说着打开地图,给大家看看魔都在哪儿。
始皇:…………
想象一下全大秦的人都挤在咸阳是个什么场面,他大概就知道后世那个魔都是什么情况了。
再看一眼天幕中作为施工队背景的高楼大厦,心说怪不得后世要建这么高的楼房,不然哪里住得下。
【好了,诸位现在应该已经到地铁的重要性了。那么我们过去仔细看看,工人都是怎么作业的。】
说着,未央走近了施工队。
提前拍摄好的景象半点没受影响,工人们依然热火朝天地干活。直到,突然挖出了什么东西。
“糟了!又挖到墓了!”
一个工人懊恼地喊道。
古人们:……
对哦,地下有古墓,这很合理。
之前只想着地上走不了,在地下开路确实很聪明。但是他们忘了,地下还有古墓呢。
尤其是以后世这个人口数量,从前的城市规模肯定不够用,那就得往城郊扩张。这样一来原本被权贵当做墓葬宝地的荒郊野外,便被囊括进城市中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