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爹吹一吹胡子瞪一瞪眼,这个小庵堂估计就得颤抖得和秋风中的落叶似得。所以师太传的话自然不可能如上所述这么直白了。大尼姑在给年轻爹的书信中前面一大段自然是文笔恭敬得大肆夸奖了他儿子一番,什么人中龙凤,小小年纪便已天人之姿,乃麒麟之子。聪颖绝顶,莫非是天上的仙人转世?小小庵堂,诸位出家之人得以有幸与小公子共度两三春秋,顿感蓬荜生辉,如沐圣恩,不胜唏嘘。
师太颠倒黑白,愣把出家人生子的万年丑事说成了不胜隆恩。大概也着实是有萧子莫长久以来让庵堂众人不得安生的成分在,师太是下了决心就算豁出老脸也要送走子莫同学这尊大佛。
于是在信的后半段,话锋一转,精华尽出。
然,公子天资卓绝,学识风采应当为同龄人翘楚。庵堂清幽,可青灯黄卷木鱼咚咚,唯恐误了公子前程。
……无人知道萧子莫在大尼姑怀里把她帮师太誊写的信件从头到脚看了个全。看完后,子莫长叹一口气,无人知道她的良苦用心。
掏鸟蛋是假,想试试脑袋着地能不能顺利回去才是本意。
可惜,年轻爹安排的手下或者小尼姑都会在她凌空一跃之际不知道从哪个犄角旮旯杀出来让她计划破产。
至于弹弓射路人,那也是没办法。
大家都以为她小,暗地里窃窃耻笑她的身世,或淫词秽语侮辱她那个早亡的可怜生母,尼姑生字,不容于世。可哪个人敢对着位高权重都用鼻孔看人的年轻爹嚷嚷一句?虽未见过面,可萧子莫气不过。拿个小玩意砸得那些妄言之人心有忌惮,也算是小惩大诫。
尼姑庵的师太不久告状成功,萧子莫离开了佛堂。
哦米拖佛,那时候她两岁半,再过半年三周岁,第一次除了庵堂,入了凡世。
第3章 先生
那个地方,叫烟花巷,勾栏院旁,弱柳弄堂。
萧子莫说的是她现在住的地方。
哎……两岁的子莫同学不禁长叹一口气。她有钱的年轻爹绝对拎不清,真的听进去师太的话了吗?木鱼咚咚的庵堂不适合她这个小朋友成长,可这种寻花问柳的地界更加不利于小孩的身心健康好嘛!搞什么……
水嫩嫩的小手揉揉太阳穴,昨晚街口的那家娱乐场所歌舞升平闹到了下半夜,萧子莫就差打110报警说他们扰民了。
哎……电话在哪里。我好想念你!
子莫抓起一把蒲扇,摇着比她脑袋还大的扇子,又想念空调和风扇,最好再来一客冰淇淋。
门吱啦一下开了。来的不是那个被她嫌弃了一万次每次抱起她就扯开衣襟展露傲人胸围的奶娘,神烦呀!
哎?这谁?
萧子莫啪嗒一下松了小手,把蒲扇丢在摇篮旁的地上,用小嘴吮吮手指,她这样很呆萌无知吧!哈哈哈!
“老奴刘管,受高老爷所托,前来照顾公子今后的起居,望高公子日后多多提携,不足之处,望公子海涵。”说完,那个男人恭敬地朝着摇篮里的子莫作揖行了一礼。
“噗!”萧子莫玩着床榻的泥人,不禁笑了。
其实此刻屋里又无旁人,两岁半的孩子坐在摇床里,一手摆弄弹弓,一手捏着泥人。刘管疑惑得抬头看向上方,那里玩耍的小孩正七手八脚用弹弓套住泥人,天真烂漫咯咯笑着如所有孩子一样专注于自得其乐的小把戏上。除了小小年纪便已经展露天人般的姿色,让刘管稍一愣神,其他与一般孩子无异。错觉?
“公子,你是在笑话我?”刘管难掩惊讶之色,他分明看到一瞬之间那小婴孩眼中的讥诮之色,“老奴迂腐,让公子见笑了,老奴是南方汉人,从小耳闻目染四书五经,三纲五常,自然与北方大族的尚武彪健豪迈不拘不同,让公子见笑,见笑……”
刘管又是一作揖,恭敬行礼。一派古代儒士作风。
南方汉人?萧子莫抬头仔细打量这个男人,胡须稀疏,面孔白净斯文。
南方啊……她的故乡也在江南水乡,长三角地区。不过那是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的南方。
因为这层关系,萧子莫对这位恭谨谦慎的读书人颇有好感。
这位先生看来学识渊博,说来照顾起居肯定是谦词了。她的年轻爹还懂找个靠谱的老师给她进行启蒙教育,看来也不全是混账爹了。
“呐呐……恩恩……那个那个……”两岁的小孩是不是说这么一句话应该是合理范围内的呢。萧子莫嘟嘟粉嫩的嘴巴,撅起屁股扒在摇床边上,伸长了莲藕般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