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夫子科举日常_作者:无棋(237)

  照旧嬉嬉笑笑,我行我素。

  起初他们还会担心一下,担心这个胆大包天的年轻人,会被陛下拿去杀鸡儆猴。

  可时间一天天过去,这人不仅没有被杀鸡儆猴,反而步步高升,和陛下的关系也越来越好。

  后来他们明白了。

  陛下对他们甩脸色,那是真的甩脸色。

  陛下对他甩脸色,那只是爱恨交织的惜才之情。

  爱惜他的才华,痛恨他的不驯。

  最后只能变成一声纠结的叹息。

  得嘞。

  再遇到陛下与他争吵的场景,他们是懒得再给任何一个眼色。

  看多了还闹心!

  周自言自然听到了敬宣帝的那一声‘哼’。

  “……”他用笔杆挠挠头,立刻就明白过来敬宣帝为何生气。

  这是埋怨臣子对君王藏二心呢。

  但这也不能怨他不是?

  谁让他之前在刑部呢,每天都忙着看卷宗,还真没什么心神去考虑别的事情。

  这次要不是遇上这道题,他也不能想起来原来自己还有这等现代知识!

  周自言小小告罪一声,好好写完这篇文章,把每一条可行之策都写的明明白白,全当他的‘悔过书’。

  剩下两道题,缓和了许多。

  问的是海运和流寇的问题。

  既然问到海运,那必然是想知道如何做,才能让海运真正运行起来。

  周自言思索片刻,从船只组队,港口路线安排,再到航行时间,航行人员的安全问题等方面一一作答。

  至于流寇么,周自言觉得需要分两种情况。

  并非自愿入寇者,可以尝试招安,那些天生的亡命之徒,周自言只有一个态度,那就是打!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是古代封建王朝的代表性规则,这个时代的百姓,并不知道什么叫人权,也不知道什么是平等尊重,他们只知道头顶上有皇家顶着。

  哪怕朝代更迭,战火纷起,只要皇家不倒,他们就是一国子民,是不用流离失所的。

  所以有时候皇帝也得强硬一些,才能竖立起皇权的威严,才能让治下百姓有安全感。

  写完四道题,周自言手腕酸痛。

  他放下笔,开始活动手腕。

  有了他打头,慢慢的,殿内搁笔的声音越来越多。

  这是大部分人都写完了。

  又等了好一会,殿外停止答卷的钟声慢悠悠响起。

  张翰林和刘大人从帘幕后走出来,要求大家停笔,放好答卷,依次站起来,排队出殿。

  而他们留下的卷子,会有翰林院的人专门收走,不用担心。

  三百贡生弯腰行礼,小步退着离开宝嘉殿。

  “呼!”周自言第一个伸起懒腰,活动筋骨,“坐了这么久,累死了。”

  周自言身后的贡生们见周自言如此放松,忙不迭叫他名字,“会元,会元!现在还没离开皇城呢!”

  他们这届的会元怎的这么不讲规矩,刚出宝嘉殿就如此松懈,要是被后面的大人们看到了该如何是好?

  “……”周自言捂着脖子回头,笑着说:“殿试到这会儿就算结束了,不用这般紧张。”

  只要踏出宝嘉殿,就算殿试结束了。

  他们虽然不能擅自打乱队伍,但不用像刚开始那样憋着一口气,不敢说话。

  不过这个规矩,可能只有周自言自己知道。

  所以即便周自言这么说,其他人还是缩手缩脚,不敢随意乱看。

  普通贡生是如此,那些官宦子弟出身的贡生,也是如此。

  给他们带队的人,是敬宣帝身旁的大公公。

  这人也是周自言的老相识。

  周自言揉着额头,作揖道:“这位公公,吾等现在是否可以直起腰来离开宫里?”

  “自然行的。”公公晃了一下手中佛尘,嘴角笑意也有些压不下,“诸位贡生,此行殿试已经结束,你们快快松下来吧,只要不乱跑,不乱说话,陛下是不会生气的。”

  “真的啊?”人群中有人小声问。

  大公公笑着点头。

  “呼……”

  显然,公公的话比周自言的话要值得让人相信。

  有了公公的肯定,这帮贡生总算能解开刚才紧张到不行的状态,开始有闲情逸致欣赏这座巍峨的皇城。

  公公说了,只要他们不乱跑不乱说话就行,那么……看看皇城应该没什么事吧!

  周自言走在最前面,实在是因为这座皇城,他已经看到没什么好看了。

  不如早点离开,回国子监睡大觉。

  林鸣息紧紧跟在周自言身后,手伸出去,又尴尬的收回来。

  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搭话,才能让这位会元愿意与他同行。

  可爷爷说过了,他若是实在好奇,可以用爷爷的名号,和这个叫周自言的会元聊一聊。

  要不,就直接搬出爷爷的名号来?

  林鸣息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台阶另一侧,陆陆续续有当朝大臣三三两两结伴而出。

  他们皆穿着六层暗红朝服,头带双翅乌纱帽,腰后一条长长的彩绶随着下台阶的步伐时时跳起,晃花了这些贡生的眼。

  大臣们年龄各有不一,有人摸着胡子谈笑风生,有人挺着年经的脊梁,与其他重臣商讨政务上的事情。

  可不管如何,这些人都有一样的特性,那便是都丰神异彩,一身庄重朝服穿得昂然挺立,让人心生向往。

  “……这便是大庆的父母官吗?”

  “看着都极有气势。”

  说话间,不少贡生都忍不住低头看看自己,再看看各位路过的大臣。

  ……算了,真是人比人,天差地别。

  平整的百层白石台阶,一侧是刚刚殿试结束,等着获取功名,进入大庆朝堂的新生贡生。

  他们惶恐,他们紧张,可他们也有无限的冲劲,正等着正式封官派职,开启他们一生的官途。

  另一侧,是已经穿上朝服,戴好官帽,以两肩之力,撑起大庆一片天的朝廷老臣。

  他们也许已经年迈,也许已经僵化,也正是有他们在前面开路,才能让后来之人更加坦荡。

  如此交错的两代人,或许便是‘传承’的意义。

  林鸣息一直踌躇,都走到百层台阶之下了,那只叫人的手还没伸出去。

  他看到同行的几位大臣在走过他和周会元之时,都会留下一个怪异的眼神,

  那种眼神,林鸣息想了又想,总觉得特别像在质问。

  【臭小子,你再搞什么东西?】

  【你莫要作妖!】

  【……】

  对,就是质问。

  就好像他小时候调皮捣蛋后,爷爷护着他时,爹却总是隔着爷爷,用眼神警告他。

  奇怪,这些叔叔伯伯为何要用这样的眼神看他……他今日殿试,并未做错什么啊?

  还是说,他们在看周会元?

  可……可周会元又与他们有什么关系?!

  周自言悄悄用袖子挡住自己的脸,面对众多质问的眼神,企图用自己的眉毛和眼神传达出几个讯息。

  【别挡道,万一被人认出来怎么办!】

  【错了错了,真错了,改日改日定和你解释清楚……】

  【快走!别磨蹭啊!】

  哎哟,这一趟路,周自言觉得自己脚还没累,脸部就要因为一直在做表情而扭曲了。

 

第109章

  阿穗最近一直都带着围帽, 所以现在等在皇城外时,也带着围帽。

  周自言一出城门就看到熟悉的白色围帽少女,他无奈道:“都带上围帽了, 何必要再来等我呢?”

  “阿穗一定要来的, 这可是夫子的大事情。”阿穗怀中似乎还抱着一堆东西,她解开包袱, 里面赫然是一些装好的吃食,“夫子, 这是家中爹娘新做的点心和吃食,他们一定要我拿来交给夫子。”

  “两位长辈身体可还好?”周自言接过阿穗手里的东西,询问阿穗爹娘的情况。

  阿穗的爹娘就是在京城做生意的商户人家,当初阿穗从女官选拔中黯然退场,他们本想让阿穗跟着家里一起做生意, 谁知道阿穗自己跑去周自言家做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