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科举文当皇帝_作者:思风林(176)

  第三次,应该答应了,终于能结束这些步骤了。

  白明理和方长鸣几乎是同时在心中想。

  第一次由太傅说。

  第二次由现在的百官之首唐丞相说。

  第三次应当高成林来说。

  从头到尾形成了个完美的闭环。

  非常合适。

  “既如此,朕自当担起大齐之责,诸位爱卿请起吧。”白明理心中叹道,终于结束了。

  “谢陛下!”

  之后朝中谈论了些陛下亲政的章程,如何祭天、如何祭祖等等。

  这些都需要细细定下来。

  待到下朝的时候,已经是正午了。

  许多老臣脸上都有了劳累之色。

  “诸位爱卿,今日就到这儿吧。”白明理摆摆手示意其他事容后再议。

  “恭送陛下!”

  白明理起身准备离开时,克制着自己没有去看方长鸣。

  要是以前他们应该会对视一眼,然后按照方长鸣的性子大概会对他笑一笑,或是眨眨眼睛。

  毕竟他们这次又办成了一件大事。

  看不到有点可惜啊。

  方长鸣也没有去看陛下,随着诸位同僚离开。

  季连惠没等走到人少的地方几步快速挤到方长鸣身前。

  “方大人?你……”季连惠也不敢直接问啊。

  而且大伙现在都等着看方长鸣的反应。

  他上前问也不是莽撞。

  而是要让方长鸣给个痛快话。

  众臣心中也好有个底,总比现在乱糟糟的好。

  方长鸣多机灵的人,怎么可能看不出季连惠这看似莽撞的举动背后的意思?

  “陛下要亲政了,许多事自是不同了。臣还有差事,就不便同世子多说。”

  方长鸣冷着一张脸行了一礼,快速离开了。

  “亲政了,许多事不同了。”季连惠在心中默念了一遍。

  这意思不就是陛下不会像是以往那般爱重方长鸣了?

  起码明面上是如此。

  方长鸣似乎有那么一点点不满啊。

  季连惠不由得心中忧虑。

  可有人忧虑就有人高兴。

  陛下心中宠臣的位置可不多,若是陛下往后能重用旁人,他们也能有出头的机会!

  虽说他们不敢说能跟方大人比,但是多得些陛下的看重总行吧。

  唐丞相看着身边几人眼中的异动,不由得暗自摇头。

  他倒不觉得陛下跟方长鸣生了罅隙。

  更像是陛下和方长鸣有意疏远对方。

  谁知道这里面有没有陛下跟方长鸣下的套子?

  他才不会当真呢!

  谁当真谁是傻子!

 

第119章

  东太后这些天有些心绪不宁。

  陛下同她说明了, 往后不会成亲。

  这件事到底是压在了她心中。

  在一旁伺候的刘嬷嬷见太后郁郁不乐,轻声劝道:“陛下马上便要亲政了,娘娘有何事如此忧心啊。”

  刘嬷嬷觉得, 现在的日子真是顶顶好的日子了。

  太后回到了宫中,后宫之中一人独大。

  外头陛下和方大人都极其看重吴家,虽说当年吴家受到了重创,可如今只要再等上几年, 他们吴家必然能回到当年鼎盛之时。

  待到陛下亲政,定然是要重用吴家人呢。

  这泼天的富贵眼看着就到了。

  便是当年被休弃的那些吴家姑娘如今也是被媒人踏破了门槛。

  当年休弃了他们家姑娘的人家不是想要复合,便是臊得出不了门, 还有那把他们家姑娘所出的孩子送到吴家来求和的。

  刘嬷嬷就不明白了,怎么有这等厚脸皮的人。

  虽说让人烦心, 但到底都是些阿谀奉承之辈。

  他们还不是见吴家又要发达了,这才迎上来罢了。

  真那些品行高洁的,怎会因为家中夫人娘家遇难就休弃了她?

  他们吴家女又不是没有那还安安稳稳当着当家娘子的!

  这些都是小事, 可除了这些刘嬷嬷实在想不出,娘娘会为什么发愁了。

  刘嬷嬷迟疑道:“还是,娘娘身子不爽利, 不如老奴去叫刘夫人过来。”

  这刘青黛已经要同他们吴家的公子成亲了, 自然不能再叫刘姑娘。

  东太后轻笑了一声:“不必惊扰青黛了。她如今正是在太医院当值的时候, 哀家叫她过来,只怕外头人又要说闲话。再说了,哀家身子无事。”

  对啊, 日子还有什么不忧心的呢。

  她只是忧心今日见到入宫的母亲,听到的那些风声。

  高成林请陛下亲政, 父亲早早得了方大人的暗示。

  方大人又突然同陛下疏远。

  若是说陛下同方大人之间有了罅隙,她是万万不信的。

  陛下连不愿意娶亲的事都同他说了。

  那是何等的信任?

  这般信任, 又怎么会疏远。

  可陛下和方大人似乎有意远离彼此又是事实。

  再想到陛下不愿娶亲。

  东太后的太阳穴就直突突。

  她心中有个猜想,可是别说是说出口,便是在心里想一想,她就惊得起了一身冷汗。

  这断袖分桃之举古来有之,本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便是世家大族中也有不少养娈童,或是在外头有些个相好的。

  可是为了此事,不娶妻不生子,实在是太骇人了!!!

  尤其那还是陛下!

  没有合乎法理的太子,往后必然要爆发国本之争。

  当年先帝在时众子夺嫡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她现在便是闭上了眼睛,似乎都还能看到,半夜想起都会整宿整宿的睡不着。

  东太后实在是不想再看到当年的场景了。

  可是陛下和方大人都是好孩子啊!!!

  为何会如此。

  他们所作所为自己都看在眼里,陛下有明君之相,而方大人若是成长下去,必然能够成为一代权臣,可越是如此她越是不安。

  如今他们疏远了,她却更觉得心惊。

  东太后只怕这是陛下和方大人的计策,不过是想要等亲政这段时日过去。

  “唉,不想了,哀家年纪大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得活不到那一日。”只是她既答应了陛下和方大人就绝对不会把陛下的说透漏出去。

  “哎呀,娘娘说什么呢?吴家的儿郎都好着呢。”刘嬷嬷赶紧焦急地说道。

  东太后对她温和地笑笑,没再说什么。

  她本是在心中做了决定,不再去想那些。

  可是当她拿着陛下亲政当日,宫中的安排到龙溪宫中,看到极其憔悴的陛下时,她还是忍不住心疼。

  到底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

  又是好容易才走到今日。

  她心中叹了口气,不过是喜欢男子罢了。

  又有什么大不了,皇室又不是没血脉纯正的子弟了,过继一支便是了。

  陛下何必糟蹋自己的身子?

  白明理一见东太后这欲言又止的模样,还当她有重要的事要说,他摆摆手,宋河立刻下去屏退众人。

  只留下宋石和竹兰在一旁伺候。

  等宫人都退下,东太后这才上前。

  “陛下。”东太后紧紧攥住白明理因为握笔时间太长而变得冰冷僵硬的手,她靠近他劝道,“陛下想做什么便做什么吧,何苦熬坏了身子?”

  天底下的男子多的是,方大人虽然俊俏本事也超出常人,想要找个比他好的是难了,但是找个差一些的,还不是随便陛下挑吗?

  再说了,方大人既然还同父亲有默契,就是并不想要远着陛下。

  不过是掩人耳目的计策罢了。

  方大人既然没有变心,还是忠心于陛下,况且也未传出方大人要成亲的意思,陛下这是何苦呢!

  当然后面这些话,便是她靠近陛下也不敢说出来,只敢在心里想一想。

  白明理一愣。

  东太后这是误会了?

  东太后以为他是跟方长鸣分手了,才会这么憔悴?

  天地良心,他这么憔悴完全是因为最近事情太多他太累了。

  累得……几乎没时间去想方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