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这件事尽快过去吧。”方长鸣叹了口气, 他有些勉强地说,“白老师你不是一直想要当红娘吗?现在时机终于到了。”
“等我回去,等事情了了, 我会让东太后召见你母亲和小妹,如果你小妹看不上苏硕,也无妨, 有东太后和我在, 你不用担心。”白明理扯了扯嘴角, 可是他也笑不出来。
这件事是他们以前说好的,方长鸣要走,虽然这次他离开地会不甚体面, 但他的亲人自己会照顾好的。
两人一时间相对无言,只是双手紧紧握在一起。
似乎这样能让他们的纠结痛苦减弱一些。
一想到对方还在, 心底好像就多了一丝力量。
——————————
对于京城中的百姓来说,这个新年中多了几分血腥气。
好好的竟然有人谋反了。
幸亏天子没有出事。
贼人被擒获, 当众处斩,以儆效尤。
趁着年节来述职的唐致,匆匆忙忙地来送了沈燕最后一程。
因为深大将军犯的谋逆大罪,唐致都没法去同沈燕说最后几句话。
他和自己的书童挤在人群中远远看着,沈燕倒是在吵嚷的人群中看到了唐致,沈燕沉寂的双眸顿时闪过了一丝光亮。
看到唐致,就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自己。
他露出了一个心满意足的微笑。
唐致却不知道他在笑什么,他眼见着沈燕人头落地。
他神情恍惚地在书童小厮的簇拥下离开了杂乱的刑场。
阿一带着他七拐八拐地找了一处宅子。
方长鸣正靠在塌上看书。
“公子,我们回来了。”阿一轻声唤道。
方长鸣放下手中的书,给两人倒了茶。
“这里冬日寒冷,你们刚回来该是有些不习惯吧。”方长鸣淡淡地说。
阿一打了个寒颤靠近火盆搓了搓手:“这里真的冷,我睡觉鼻子都冷。”
“那你不要省着炭火,小心生了风寒。”
唐致神情恍惚地坐下。
他抬头看向方长鸣:“方大人不伤心吗?沈燕好歹同我等也有几分交情。”
方长鸣自己喝了一口热茶说道:“我跟他没有什么交情,而且他是谋逆。”
“方大人,这般,是否太过无情了?”唐致紧皱着眉头问道。
方长鸣将手中的茶杯缓缓放到案几上。
“你会伤心不过是因为你和他从小一块长大,我不过是有些可惜一个可用之人没了。可没了便是没了,这天下多的可用之人。”
“你们的生离死别是生离死别,别人的生离死别就不是生离死别了吗?”方长鸣抬眸看向唐致,“他们本来也可以选,沈大将军若是不早早动手,陛下和我也没想做的这般绝。”
“唐致,我给你选择,除了唐丞相到底是百官之首,我需要稳定以外,那就是你称得上爱民如子,不要让我觉得我选错了。”方长鸣心里很明白,现在把所有世家打下去,扶起来新的家族,就能保证他们不会更加贪婪吗。
方长鸣都不肯定自己提拔的官员能否真清廉公正。
此时又不是皇权衰弱,必须要跟世家争权,从原本的班底中挑选可用之人算是最稳妥的办法。
即使方长鸣厌恶这些所谓的世家也得忍下去。
只要他们不过分,方长鸣可以忍下去。
可是唐致不该在自己面前,表现出怀念沈燕。
他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他唐致就是靠着杀了岭南王当做投名状,进入他麾下的。
那他就该知道自己的身份。
唐致心里怕不是不明白,只不过他还是不能习惯而已。
方长鸣没有压抑他这次的愤怒。
唐致却被方长鸣的反应吓了一跳。
方长鸣更像是一只笑面虎。
有时候让人几乎忘记了,他是一头虎。
阿一在一旁看着慢慢喝着热水没有吱声,他没有劝的意思,在他看来不过是死了几个叛徒,在他们部族,若是有人背叛可不仅仅是砍头那么简单,有什么好难过的。
公子是他们几个的首领,那就该听他。
那有因为叛徒的死质问首领的。
这个唐致真是昏了头了。
唐致浑身一颤,似是从自己的情绪中抽离了出来。
方长鸣允许他送沈燕最后一程,并且毫无芥蒂地继续见自己,已经是出于对他的信任了,他可以伤心,可以怀念沈燕,但是不该在方大人面前!
“方大人,我失礼了。”唐致垂下头说道。
方长鸣斜靠在塌上语气冷冽地说:“我会暂时离开京城,我不需要你做什么,好好辅佐陛下就是了。”
唐致瞬间一愣,他迟疑着问:“那……这京中若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你便宜处置便事,该知晓的我会知晓。”方长鸣说道。
唐致心想,真是傲慢啊,可方长鸣越是这般轻巧的态度,他越是觉得方长鸣深不可测。
想到陛下对方大人的信任。
他想,自己投靠方大人应当是个明智的选择吧。
——————————
“陛下让哀家请方大人的娘亲和小妹入宫?”东太后不过是稍微沉思了一会便明白了陛下的心思。
方长鸣要外放的事,她也听说了。
真要说起来,她觉得方大人和陛下也没做什么错事。
想要将谋反压在萌芽之中又有什么错。
错就错在,陛下和方大人是怎么知晓沈大将军的意图的,现在朝中怕是人人自危。
毕竟能在朝为官,怕是没几个人能拍着胸膛说自己没有什么秘密。
方大人出去躲一躲倒也是好事,烈火烹油总是不好,不如冷一冷,等上几年再回来。
只是这回要去西北,到底荒凉了些。
家眷确实该妥当安排。
“好,那哀家等上几天便召她们入宫。”东太后笑着说道。
白明理点头道:“多谢母后。”
“你我母子何须说这些。”东太后轻轻拍了拍白明理冰凉的手。
陛下这几日的心情眼瞧着便是不好。
不论是俞家还是安国公府,都不是陛下亲自处置的。
陛下刚刚亲政,还是心软了些。
东太后见得多了,倒是有些麻木了。
白明理对着东太后笑笑说:“母后,朕没事。”
我知道我不会习惯,但我会假装习惯的。
第136章
“这就是方大人的小妹?瞧着果然端庄秀丽, 快过来。坐到哀家身边来,让哀家好好看看。”东太后慈和地对着方青婉招了招手。
周氏偷偷迟疑着看向自家姑娘。
这上座的可是东太后啊。
她生怕自家姑娘惹了东太后不快。
方青婉不卑不亢地起身,来时兄长已经同她说过了。
他此次外放不能带着她们走, 自然要为她们谋划一个出路。
今日东太后是特地召她们来给她们撑面子。
自然不会给她难堪。
东太后召见方青婉和周氏的同时,也找了些跟她在闺中有来往的命妇和向来拥护皇室的臣子夫人过来。
既然是给两人撑面子,自然不能单单召见她们。
这便是唱戏还要一些人来听呢。
镇北王妃不动声色地品了口热茶,她暗道, 陛下还是很在意方大人,而方大人此次可是要去西北,正好是夫君所在, 她心中倒是有些高兴。
这些年夫君在外,跟陛下到底没有多少交情, 这世上之人都讲究情分脸面。
儿子虽说经常在陛下和方大人面前晃荡,可到底不是他老子。
要是方大人能同夫君好好相处,对如今的镇北王府也算得上一件幸事。
“悄悄, 多俊俏的孩子。”东太后说着就从手上摘下了一只玉镯戴到了方青婉手上,“哀家没什么好送的,这镯子哀家戴了几十年了, 还是当年先帝所赐, 也算是块好玉, 你拿去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