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嫔妾知道皇上日理万机,对于教导大皇子是有心无力。依嫔妾看,现在给大皇子启蒙,倒不需要那些名儒高官,只要通文墨、善机敏、有耐心,大皇子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学起来一定也会很快的。正如嫔妾昨晚与您讨论的,大皇子现阶段,最要紧的不是学习知识,而是能够生活。”
建元帝正拉着她在屋子里闲逛散步,闻得此言,唔了一声,脚步却慢了下来。“难得你有这份心,现在真心关怀嘉儿的人,可没几个了。”顿了顿,又道:“朕会考虑的,你把他教地很好。”
李燕婉冷不防听到皇帝的夸赞,还惊了一下。说起来这人,平时就知道欺负她,这么一本正经地夸奖,倒是少见。
“嫔妾不过是与大皇子投缘,多说两句罢了。皇上不怪嫔妾多事,已经很好了。”谦虚……谦虚……
建元帝却觉得她古道热肠却又不居功,品质实在难能可贵了。
李燕婉带着一堆赏赐回到云梦居,她现在已经算小康水平,对这些首饰衣物自然没有之前那么高兴了。不过……至少表示皇上的宠爱啊,别以为她没看见路上那些暗暗伸出来又缩回去的脑袋,不就是想打探一下吗?那本仙女就给你们看个够啊!
说起来,这次宫中倒没有因为她承宠而引发多大的酸意,那些人可是觉得她开了个好头,正卯足了劲儿想要成为下一个呢!只要皇帝愿意招人侍寝了,那她们也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婉容华得宠固然可羡,但她们也未尝没有一争之力啊!
李燕婉也不管她们,她清楚地知道,建元帝是一个把国家皇位看地比什么都重的人,即使为一时的儿女私情牵绊住,反应过来了,也会大踏步往前走,毫不留恋的。而她,即使皇帝现在以为自己动了些心,与他的皇位比起来,也不过是微末罢了。
果不其然,可能是建元帝将她吃饱了,隔了好几天都没有再招人侍寝。就在大家心思又不稳的时候,他又开始到各宫去了。首先去的自然是祺昭媛的长信宫,便是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建元帝也不会对祺昭媛多坏。然后一连几天都是贵妃的灵犀宫,可把这段时间因为各种事情折磨的消瘦了的沈贵妃,又滋润回来了。何昭仪的钟粹宫、慧修容的承光宫、李燕婉的云梦居,自然也是圣驾光顾的地方。
这样比下来,虽然李燕婉拔得了头筹,但耐不住林子大鸟多,建元帝去的最勤的还是沈贵妃的灵犀宫,她倒是并不显眼了。
燕婉及良时 第二百二十一章 授官
更何况,此时更吸引李燕婉关注的,才不是这些没意思的,她手中这封沉甸甸的家书,已经吸引了她全部身心。
距离上次她在集芳园收到家书然后去信回复,转眼又过了两月,也不知家里情况如何了。迫不及待地展信一看,却惊了个大呆!什么鬼!父亲被授与了邻县渭南县的县令,现在已经走马上任了?!这这这,她爹虽然也算读过不少书,但是也没有考取功名,一心想要做个土地主待到死,怎么突然就做官去了?不对,即使个七品县令,对平民来说,也不是那么好接近的,她爹是怎么做到的?
还不待李燕婉脑洞大开,思考会不会是有人因为她的原因,故意诱惑她那个傻爹去做官,然后挖个坑给他跳。信的下面就解释地清清楚楚:“承蒙皇上器重,赐臣官位,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圣明。然臣思娘娘在宫中无依无靠,心实难安,遂接此命,以报圣恩。”
我靠嘞!这皇上搞什么鬼!他什么时候想起来给阿爹赐个官做做了,封建帝王都这么随意的吗?而且,竟然还不事先只会她一声,是皇上掌握生杀大权了不起吗?李燕婉也坐不住了,拿着信纸在屋内来来回回地走着,心中思考着这件事。
固然,即使个芝麻小官,也脱离了平民阶层,成为了士,对于她家的家庭成分,便起了很大变化。她父亲做了官,即使是微末小僚,她也不会被人说是乡下来的野丫头了。这个朝代对于这些就是如此看重。可是……这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且不说父亲此前毫无为官经验,现在一把年纪了还要出来做官,为她来撑腰,以报皇恩,能不能做好这个官还不一定。父亲的禀性她自然清楚,是不会为恶的,但就怕有心人从中利用,父亲不知就里,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来。到时候,大家就会拿“婉容华的父亲借着女儿的风头,在外面为非作歹,伤及皇家颜面”来攻讦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