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其实李燕婉近来在宫中也有些耳闻,听说郭太妃为此愁地饭都用不香了。现在从建元帝口中知道更详细的情况,也只当这是个八卦,跟着说道:“既然皇上觉得不合适,那不同意便也是了。京中名门闺秀这么多,改日为康王再择良配。”虽然以她现代人的思想来看,既然康王与那女子相互喜欢,结为连理也未尝不可。但是在这个时代,女子未嫁而跟着人私奔了,简直是不得了的罪过,一辈子都要被人指摘说不检点的。更何况这里又这样看重门第等级,那女子只是平民出身,想要当康王妃,简直难如登天。
听到李燕婉这么说,建元帝才平了些气,觉得她和自己是站在同一战线的。愈发控制不住说话欲,饭也不吃了,放下筷子拉着李燕婉喋喋不休地念道:“朕也是这么觉得,康王怎么说也是朕的弟弟,朕当然会为他择娶一端庄懂礼的大家闺秀。要是放任他娶了那女子,不止外面的人要说朕苛待弟弟,便是连先帝也要怨怪朕呢!”
李燕婉含笑点头,又给他夹了一筷子排骨,示意他吃饭。建元帝匆忙吃完,又继续说道:“你不知道,朕都快被赵禹那小子气死了!朕明明是为他好,他竟然还怪朕不成全他。说什么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你这么好,如何是那女子比得的。”
李燕婉没想到还牵扯到自己身上,正夹菜的手顿了一下,然后又自然地将香菇放入嘴中,咀嚼吞咽下去,才拿帕子拭了拭嘴角,看向建元帝:“臣妾知道皇上看重臣妾,只是此事如何扯到臣妾身上来了?臣妾与康王并无联系呀!”莫名其妙,她只是想安静地当个吃瓜群众,怎么又被卷入这件事了?
建元帝也是生气这一点,闻言气冲冲地对她解释道:“朕也说呢!你虽然也是朕从宫外带进来的,但是你家世清白,更何况也是得过你父母首肯的,咱们这是堂堂正正,许多人都见证了的。你性子又乖巧,待朕又尽心,朕便是多宠你些,也是应该的。如何能与那不清不白的女子相比。”
燕婉及良时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家风
被建元帝这样当着面夸,李燕婉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直接夹了块糖醋里脊喂进他嘴里。建元帝猝不及防,被她塞了一口菜,忙着咽下去。李燕婉趁着这机会说道:“皇上夸地臣妾都不好意思了,赶紧喂您点甜的甜甜嘴吧!”
建元帝好不容易把嘴中的吃的咽下去,听她这么说,终于笑了出来,指着她无奈摇头微笑,也不说什么了。李燕婉却来了劲,一边服侍他吃饭,一边在旁边碎碎念:“虽然皇上把臣妾说的这么好,但自己有几斤几两,臣妾还是知道的。听您这么说,那女子与臣妾的出身境遇倒是有不少相似之处。怪不得今年臣妾生辰,康王竟然还托郭太妃送了一份礼来呢,难道是想要臣妾帮忙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她刚刚整理礼单,看到郭太妃的礼物还愣了一下,她与这些先帝的老太妃们,是一向没什么接触的。现在想来,恐怕是康王借着她母亲的手,想要讨好于她,而郭太妃也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竟也没有反对了。然而康王毕竟是外臣,这一点,李燕婉最好还是早点与建元帝说清楚,别到时候被别人拿此做文章,可就晚了。
建元帝却听不得她这样“看低自己”,反驳道:“哼,他倒是聪明!且不说你品行上比她高多了,便是说出身,你们家在朕看来也门风清正多了。能教育出一个夜奔的女子,家风可想而知了。再说,你父亲在任上也算勤勤恳恳,为官有道,朕还打算等他再做些政绩出来,便把他往上挪一挪呢!”
李燕婉无言以对,这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吗?因为她入了皇帝的法眼,所以连带着她们家的人也跟着被皇上看好。李燕婉想起那个被认为不清不白的宋氏,忍不住为她父母鞠了一把同情之泪——女儿跟人跑了,还被认为是教育问题。
“皇上待臣妾好,臣妾自然心中知道的。只是有一点,家父本就是得了皇上恩典,才能出任一方父母。这县令虽然是小官,可却是与百姓关系最近的了,他要干不好,才是真正的为乱一方。皇上您可别看在臣妾的面子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啊!”说起自己的老爹来,李燕婉是一点客气没有。
建元帝却喜欢她这份眼界与实诚,再三保证:“朕就是看你好,所以你父亲也不会差的。再说,朕可收到他上司的奏折了,说你父亲为官有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