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自己弟弟,一个是自己夫家的堂妹,长公主夹在中间,这感受,不知道多奇怪。她也没想到,明明都说赏花宴是给皇上相看妃子的,怎么现在皇上那边没有丝毫动静,就先给康王指了个王妃呢。她是说过会帮康王物色物色,可也没打算搭上自己家里的人啊。毕竟康王那个名气,京中不少人家,可是敬而远之的。
心中再是无语,可实际行动上,长公主可不敢有一点疏忽,对着太后打包票道:“还是母后慧眼识人。不是我夸口,听蕊在我们家中,那是谁都要称赞一句的。温柔大方,通晓事理,最重要的是能容人。与康王两个,那真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呢!”
看长公主开心的那样,太后就更不开心了。谁说那丫头与康王是天造地设了,她明明是自己给自己儿子物色的人选好吗?
皇后在旁边看到太后的脸都要挂下来了,赶忙在旁边搭腔:“既然旨意以下,那皇姐回家之后就好好准备吧,这一系列流程走下来,也要不少时日呢。”
“有劳皇后关心了。我回去一定会用心准备的。还有她母亲,因为身份原因,不好进宫来,托我向太后和皇后谢个恩呢。”
“嗯,护国将军府的喜悦和感恩哀家收到了。今日皇上突然派人过去传旨,想必你们家里也很忙乱,你又是管事的,哀家就不多留你了。蔡嬷嬷,去哀家库房里将那对青玉如意取过来,就当是哀家赐给韩小姐的吧!”不管心里怎么愤怒,太后还是顾全了长公主的面子,到底还是赐了件东西下去。
皇后也跟着赐了件首饰。有太后和皇后所赐的东西打头,到时候迎亲的时候,韩小姐的嫁妆就好看了很多。长公主本以为太后还会允许她去向康王之母郭太妃,道一道喜,毕竟都是自家人,只要太后有心,那是完全可以的。而她作为未来康王妃的娘家人,也好提前在郭太妃面前说说新娘子的好话,提前打好婆媳关系。可是太后就像是忘了这回事一样,直到她起身告辞,都没有说上一句这样的话。这倒是让长公主失望了,只能暗叹自己果然和太后八字不合,说不到一起去,太后不给她面子。
可是她哪知道,太后今天算是很给她面子了,和颜悦色地跟她讲了这么就猜赶人。要知道,在此之前,太后还怒发冲冠来着。不提见郭太妃的事,完全是因为太后在生郭太妃的气。不管郭太妃之前有没有做什么,反正建元帝就是将她看中当儿媳的女人赐给康王了,建元帝是她的儿子,她就算再怪罪,还是心疼的,所以也只能将最大的怒意放到了那天明显在为康王相看王妃的郭太妃身上了。
她当上太后之后多年不发威,这些人,就当她是好欺负的了吗?不过,在她收拾郭太妃之前,得先搞清楚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死当长相思 第六百一十六章 反目
“母后,这个事情,儿臣也不清楚皇上是怎么想的。可能,皇上也是念在与康王兄弟之情的份上,所以先给他赐了个王妃吧!”面对太后的质问,皇后只好打马虎眼。她虽然知道建元帝的居心,但是,这种黑锅,她凭什么要为建元帝和婉贵嫔两个人周全啊,她才不背呢!
太后眉头皱地死紧,她也知道皇后这个人,你要说她因为子嗣问题在背后搞什么小动作,太后是信的,但是在其他方面,皇后倒是一向大度。不可能说出于嫉妒,就将本该留给皇上的女人,转而赐给了康王。想到建元帝与皇后现在估计也是面子情,他想要做什么,皇后还真不一定知道,太后也失去了继续问下去的兴趣。“好了,哀家知道了,你回去吧!”
皇后暗暗地松了一口气,躬身快步退下了。算好,太后这回没有刨根问底,这阵子的脾气也好了很多,竟然也控制住了没有冲她发脾气。至于建元帝要怎么应付,那是他这个始作俑者的事情了。
嗯,建元帝当然也知道,所以他这日借口事忙,就没有去慈宁宫请安,派人送了些软糯可口的甜食过去,寄希望于太后可以吃点甜食将怒气给消化一点。
太后找不到人出气,那就只能找郭太妃了。
“去将郭太妃叫过来,康王此等喜事,哀家还没有向她贺喜呢!”太后面无表情地坐在那,说着喜庆的话,这反差,让身边伺候的人都起鸡皮疙瘩。明明都已经是春天了,怎么还寒地瘆人呢?
郭太妃是依着太后慈宁宫而居的,刚刚长公主进宫的时候,她就知道了。本来她还在等着长公主结束了会过来看看她,她也好问一问那姑娘的情况。虽然花朝那天她也听到那姑娘吹得一手好笛子,心中也觉得勉强配得上她的禹儿。但是那姑娘在家怎么样,她毕竟还不了解。可是等了半天,长公主都没有过来,太后那边也没有叫人宣她过去的意思。派人出去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长公主径直带着人出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