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要被吃_作者:自然醒菌(34)

2018-02-11 自然醒菌

  和洋人打了招呼,几人便进了内屋,落座谈判。周维咬定袁世凯给的标准,怎么也不松口,洋人来这边虽说是为了和袁世凯做生意,但是于家那边早就以袁世凯的名义给这几个人送了几张漂亮的支票,袁世凯给的数目虽然低,但是不是低的离谱,国内还有得赚,装模作样了一会,还是答应了。

  子弹,枪支,先交占成交金额大部分的定金,到时候交货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大家合作愉快。

  只是到了周维要走的时候,洋人中领头的那个在他耳边轻声说了句“新的火炮也卖”。周维愣了愣,但脸色随即恢复正常,诚恳的邀请他过几日去喝喝华夏的好酒。

  这场大戏曲终人散,周维急着赶回去和袁世凯汇报情况。

  提起这新的火炮周维就着急,虽说洋务运动现在如火如荼,但是抄袭总比不上原著。李鸿章指导江南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局等兵工厂仿制英国先进的前装炮,江南制造总局随着技术不断进步,逐渐接近英德原厂的水平。

  但可惜的是,他们没有看见,在华夏摸索着仿制英国的前装炮时,火炮的主流已经变成了射速更快、射程更远的后装炮,后装炮70年代传入中国,而军工厂确是从80年代才开始仿制,晚了整整二十年。西方更不可能原地踏步,在这一时期,西方已经开始了第二代甚至是第三代后装炮研制了。

  而现在摆在袁世凯面前就有这么一个机会,一个得到“新的”后装炮的机会。现如今他的上司吴宝庆已经走过了他政治生涯里面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开始慢慢的放权给他,见识过新式武器的厉害,明白有军权才有实权的道理,战场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袁世凯怎么能不为他手中的王牌考虑。

  因为李鸿章的肯定,袁世凯手中的湘军越来越多,而湘军的性质类似于私人雇佣军,因而整个部队级级听命,袁世凯的心不由得有点野了。

  最后还是拍板,要!他要落实“地方实力派”这个称号。

  而袁克定此时还没发现袁爹的这个改变,他还在忙他的事情呢。

  但是这样却是超支了,即使可以统兵大员自行筹饷——自军兴以来,各省丁潜等款,纷纷奏留,供本省军需,于是户部之权日轻,疆臣之权日重——但是钱还是不怎么够用。

  支付完武器款项,袁世凯是“元气大伤”呀。但是他没有选择继续加重百姓负担,毕竟湘军的支柱就是这一城城的百姓,自断手脚的事情他还没这么傻去做。

  于是世凯在这段时间迷上了剿匪,或者说在老百姓眼里是想要努力“改过自新”造福百姓,他所负责的辖区治安好到了历史新高。迎来了第一次名副其实的夹道欢迎。

  而老袁剿匪的目的,还是不要让老百姓知道了,买那些洋火器的钱可贵了!

  剿匪来的外快真是不错,袁世凯从此不时的“劫富济贫”。算是为百姓做了件好事,这为他在他被“罢官”时,百姓军队任然不离不弃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是武器不能用来吃饭下菜,在其他地方的军需购买时,记儿他居然完全是亲父子明算账,真不知道这财迷的性格是谁遗传给他的。(>﹏<)。还是老婆好,在和于氏财阀合作中,劝着自己的哥哥给他优惠,不然他一定扣记儿的零花钱来补漏洞。(袁爹你也就想得好,怎么从不见你行动呀。)

  但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之后没有几年还有一小小支队是全员配置上了新式火器。那是袁世凯为他儿子袁克定打造的私卫。在中华战乱频起后二十多年,这队士兵的威名不仅传到了九州各地,甚至连海外也有耳闻报道。

  而一同传出去的还有那个叫蔡锷的将军。

  那这边袁克定又是在忙什么忙得没有时间去发现袁爹的改变呢?

  袁克定帮袁世凯解决了“裁军”这个问题后,却发现问题就像大姨妈or大姨夫,每月总是有那么几天的。

  这不,一封来自他小舅舅的信就让他有了撞豆腐的冲动。

  这袁克定的小舅舅也是一个妙人。

  小舅舅叫于尚谦,是袁母的亲弟弟,同时是于氏财阀的嫡长子,可说是众星捧月,但偏偏就喜欢弄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虽说作为商人的天赋没人会不肯定,但是大家也不喜欢和他谈除却生意上的事情。

  他那天马行空的思维非常人可及。

  但是袁克定就不知怎么的就入了他的眼了。宠溺袁克定比之袁世凯有过之而无不及,惹得他的表弟总是恨恨的看着袁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