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没看错。
是,像杀手的,不明人员。
事实证明,小蔡锷的直觉是对的。
蔡锷他毕竟在行伍里混了这么多年,而袁世凯又是一个喜欢搞暗杀的人,以前对袁世凯的防备可是从未挪下前三的位置,老袁的手段可不是说笑的。那真是在你谈笑间,樯橹灰飞烟没,人就那么,没了。死啦死啦滴。也这不知道袁世凯是从哪里学的这种手段,蔡锷感叹道。
蔡锷不知道是这其实是情有可原,老袁在年少时就不时遭到恐怖袭击,比如这次可是他引来的,所以。
这个不明人员虽然说不上想杀了袁克定,毕竟杀掉的价值可是贬低了。可是把小袁绑走还是很可能的,至于绑走之后有没有生命危险,不明人员说这个是术业有专攻,不能保证。不过鉴于袁克定还有后续作为导火线的作用,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最多受点罪。
在袁克定(自认为的)把他的伴读救起来后,终于松了一口气。再环顾四周,为什么没看见袁府那熟悉的身影!
这时袁克定才后知后觉的发现那些平时怎么赶怎么都赶不走的护卫居然不在他身边。岂有此理,这还有没有职业修养哟!当袁府的钱好拿么!袁克定可不承认这是迁怒,他现在的心才没有咚咚咚的跳呢。他一点都没被晕倒的蔡锷吓到。
找到了侍卫的身影,一看,哟,还在桥上打架呢。
袁克定一看就怒了,这是吃饱了撑的还是吃饱了撑的,打架,还是光天化日之下,这还有没有王法呀!就算没有王法,袁府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不说土地主也是地头蛇呀。袁府的制服可是他独特制造的,谁不知道呀,这打他袁府的人,那不是打袁府的脸吗!这是在向袁府下战帖吗!真是叔可忍婶婶也不能忍。
是哪家这么吃不完要不完,他倒要好好看看。
再看看周围百姓像看猴子戏一样看着袁府的侍卫打架,那些指指点点的,那些脸上都带着哂笑的,那些……这不是在败坏他一直在努力为袁府建立一个好名声的结果吗。袁克定可不想因此给人留下不好印象,以至于在以后会因为一些小误会就传出袁府“纨绔子弟闹市纵马”等不好流言。
现在这个世道,可是如履薄冰。
袁克定脸现在已经黑了。配上那湿漉漉衣服,湿漉漉的头发,多标准的一个怨妇状呀。想得越多脸色越不好,就见这脸黑转了紫,紫再转了白,又从白回到了原来的脸色。至于能不能掩饰住那杀人的眼光,你当我们是瞎的吗。
就搭着湿漉漉的衣衫,任水珠一滴一滴的从有些散开出的头发上滚落,平时扎好的辫子不如往常那样光亮,说句不好听的,还比不上一根粗燥的麻绳。
失去了光鲜但是实用性更强。
每人都会遇到不如意的事,而今天这事显然让袁克定的有些膨胀的自信心恢复到平常状态。
湿湿的裤脚下是被泥污了的鞋,抬起,放下,衣衫上的水投向了地面的怀抱,还有那一个个的湿脚印出现在了干燥的路上,一直蜿蜒向上。
脚步沉重,有未发出的怒气蕴含其中,厚积薄发。
袁克定的终点即是发生冲突的那个地方。
他们知不知道,就差一点点,蔡锷就没命了。一个生命就这么没有了。不是简简单单的东西坏了,袁克定自己或许都还没意识到,蔡锷在他心里的位置。
这个小孩,陪了他原来是这么久了,而他,也看这个孩子一步步的在长大,虽然最开始只是出于补偿心理,可是在日夜相伴下,袁克定是真的把蔡锷当半个弟弟在养。他还在等待这个从小跟在他身边孩子长大(最好别,长大就被吃了),但现在这种期待却差点被打破。
在涉及到身边的人后,袁克定现在根本是淡定不能。
小宇宙毫不犹豫的爆发了。
冲吧,王子,为你的骑士出一口气吧。
作者有话要说:
蔡锷:你会不会吻呀,技术真差
袁:艹,这是人工呼吸呀摔,你还敢再精虫上脑点不
第22章 长使英雄(些)泪满襟
生命不止,热闹不止。
以中国人的爱八卦爱凑热闹的天性,在每人估算好自己不会被这场打斗波及到了,把位置选好,大家早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好看热闹看得不亦乐乎。
在袁克定走近时,大家还抽出一点精力关心他有没有事,毕竟一个小孩湿哒哒的还是很能引来同情心的。大家可不知道他是这场打斗的主因,大家只知道他掉进水里,现在一看会水没事,又不是他的七大姑八大姨,表示一点关心已经仁至义尽了,只当他是找自己的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