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坤和吴霜面面相觑后,才带着疑惑接过福临手中的信封。
待钱坤接过信封后,福临才退到一旁静静等候着。
吴霜也是静静地站在原地等着钱坤把信看完。
“皇上让我们和临公公一起回京。”看到吴霜疑惑的眼神,钱坤把信的大概内容说了出来。
“肃宁城怎么办?”她们走了,肃宁城的事儿谁来管?
“肃宁城的新知府明天便可到达,等新知府一到,我和你就必须回京。”钱坤沉声说道。
钱坤没有说的是,肃宁城新上任的知府是去年的新科状元,据说这位状元郎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中了状元后,一直在翰林院里做院修,表现不俗,百里睿才会想到任用他为肃宁城的新知府,同时也是在考验这位状元郎是否能够担当大任。
“那就好。”既然肃宁城会有新的知府,那她也可以放心一些。
毕竟肃宁城的百姓也是她爹的子民,身为百里睿的长女,有义务为自己的父亲排忧解难。
“晋王爷,咱们是否可以到府衙宣读圣旨?”见钱坤已经把百里睿的信看完,福临遂上前试探地问道。
“好,临公公,咱们走吧。”想起福临此行的目的,钱坤也想尽快安抚民心,一听到福临说要去宣读圣旨,便率先抬脚往房间门口走去。
“我也去。”看到钱坤和福临都要离开,吴霜立即说道。
“走吧。”钱坤想着只是去宣读圣旨,又不是做危险的事情,便答应吴霜和他们一起前往府衙宣读圣旨。
看到自己的主子要出门,身为下人的良平和初春等人自然也要跟着。
一行七人坐上停在驿馆门口的两辆马车,便前往肃宁城知府府衙。
"
☆、第227章 宣旨
"钱坤来到府衙,便直接在公堂上坐下。
因吴霜没有在人前公布她的公主身份,所以她便在师爷的位置坐下,福临则是站在吴霜的身后。
在府衙门口时,钱坤吩咐了守门口的衙役去班房将其他的衙役全都叫出来,还让另一名衙役前到闹市将肃宁城的百姓都叫来,说是皇上派了人前来宣读圣旨。
皇上给肃宁城百姓下圣旨一事儿便如长了脚一般,很快便传遍了整个肃宁城。
肃宁城内上至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岁小儿,都纷纷聚集到知府大门口。
就连驻守肃宁城的将军也骑着快马奔了过来。
很快府衙门口再次热闹起来,看到府衙门口聚集了这么多人,钱坤率先站起来对福临说道:“临公公,出去宣旨吧。”
“晋王爷请。”看到钱坤已经走到公堂中间,福临立即走到钱坤身旁躬身道。
钱坤什么也没说,抬脚便往府衙门口走。
看到钱坤和福临都到府衙门口,吴霜也站起来走到公堂中央,等着福临宣读圣旨。
“晋王爷出来了,晋王爷出来了。”经过审问苏妈妈一事儿,肃宁城很多百姓已经知道了钱坤的真实身份,一看到钱坤走出来,立即有人大声叫道。
其他的百姓一见到钱坤,便纷纷下跪行礼,并高呼:“拜见晋王爷——”看到府衙门口黑压压一片,钱坤只冷声道。
“下面由临公公宣读圣旨。”说完,他走到临公公面前,一掀袍摆便直挺挺地跪了下来。
福临拿出随身携带的圣旨,缓缓展开。
站在大堂中央的吴霜和初春,在听到钱坤的话时也跟着跪了下来,等着福临宣读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朕突闻肃宁知府钟爱国,伙同贼人强抢百姓的孩子,既痛心又愤怒,痛心钟爱国身为肃宁城的父母官,竟然做出这种伤害百姓的事情来,愤怒钟爱国身为朝庭命官,不但不关心百姓疾苦,还做出如此天理不容的事情来,钟爱国罪恶滔天,知法犯法,天理不容,立即斩首示众,没收其财产充公,其后代子孙,永世不得入朝为官,被抓走的孩子,朝庭会全心全力找回来,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福临一将圣旨宣读完,府衙门口立即响起一片高呼声。
“太好了,皇上没有忘记咱们。”欢呼声过后,便是百姓们激动地议论声。
“真的太好了,皇上竟然把这件事儿给记在心上了。”
听着百姓们激动的议论声,钱坤这才狠狠地松了口气,这件事情总算告一段落了,等明日新知府一到,他把手头上的事情移交后,便可以带着双儿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