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岁的江琚沉稳秀气,从青州回来的三年时间里,已经跟江离结下了深厚的姐弟情谊。
如今他天天除了往学堂里去,其余的时间总是跟知墨一起呆在书房里学习。江离带他出去的时间少,各房的堂兄妹们对他更是鲜少关心,自己做为长姐,江离总觉得对江琚有所亏欠。
江琚一眼一眼地往江离手中瞄,终于忍不住出声道:“姐姐,这本书能不能给我看看?”
江离手里递出去,看江琚把书捧在手里读得津津有味,不禁有些好奇:“难道你对青州还有印象?”
江琚的小眼神闪着光,“怎么没有?从我有记忆起我就呆在那个地方。那里有我熟悉的街道、民房,还有父亲经常给我买的街边小吃,他带我去看过的海边风景,还有他身边的那些叔叔伯伯们,还有许许多多小时候的记忆······姐姐,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去青州转转?”
江离摊开青州的商业地图,若有所思地答:“也许不久就会去。只怕到时不只是转转,很可能还要长住的。”
“真的?”江琚一下子跳起来,双手挥拳,显得兴奋不已。
江离却高兴不起来。等锦绫院里梅记的织锦完成,她还要进宫面圣,梅记作坊的前途难测。
尚且还有心怀叵测的大燕人与秦元化在一旁虎视眈眈,江离现在每次出门都要特别小心。
萧煜以前亲口跟自己说过要带自己回青州的话,现在又送图来,传递的意思很明显,他这是劝自己考虑把开织锦作坊的事业往青州发展。
江离看过青州地图和地方志,那里地处宋燕陈三国交界,人口众多、市集繁华,跟都城比又是另一番景象。
更兼此地又是陆路水路交通枢纽,地近江南。往南不远又有通往番外的海上丝绸之路,实在也是一块商业宝地。这样的商业宝地对江离的吸引,实在比萧煜的甜言蜜语更让她动心。
所以尽管江离此时还没有感受到来自各方对自己的实质性威胁,在看过萧煜送来的图册,又跟江琚这么几句闲聊,心中已然有了离京而去之意。
只是她不知道的是,暗中早已有人布下了罗网,想要离京已然不那么简单。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人命官司
制锦大会还没结束,锦绫院里参选的那批织锦还没有织成下机,京城里却出了几件蹊跷的人命案。
蹊跷的是,死者来自天南地北,却都是千里迢迢来京参加制锦大会的织锦匠师。
这次织锦大会由朝廷举办,来的这些织锦匠人都是各地郡县官府荐上来的当地作坊的工匠。
这些工匠来时都有在官府备案,到了京城,锦绫院没有为这些工匠准备专门的驿馆,所以这些工匠们要么在京中投亲靠友,要么各自分散在京城各处大小旅店歇宿。
也有不花钱供这些工匠住宿的地方,那就是京城中赫赫有名的会馆,锦梅别苑。
早在第一轮淘汰赛一开始,江离就让人贴出告示,凡是来京参赛首次入围的织锦匠师,无论下一轮是否晋级,都可以凭锦绫院参赛的号牌入驻锦梅别苑。
别苑里为了这些新近入住的匠人,还专门在大礼堂里时不时开一场织锦观摩交流宴会。
梅家从江南运来京城贩卖的各类织锦,成了供这些匠人们观摩切磋织锦技艺的范本。蒋干带了梅记作坊里的其他几名织工天天参加宴会,以期从这种交流学习中,提高梅记作坊的纺织水平。
江离结交这些天南地北来的织锦匠人,让云管事趁机拉拢游说,她想的把梅记作坊做大做强,她将来的作坊也不想局限于单单生产几种锦缎,所以这些织锦匠人能拉拢来为梅记做事更好,就是不能为自己所用,能学习到一些技艺也不错。
在锦梅别苑里的歇宿的织锦匠人很多,在这里他们不用花钱就能住到京城最顶级的豪华会馆,还能顺便切磋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织锦工艺,而且这里轻松的环境也不似锦绫院那么拘谨,能有这么一个平台供大家交流切磋也是极难得的机会。
但也有些织锦匠人不屑去锦梅别苑里凑热闹,依旧分散住在京城大大小小的旅馆里。
江离怕漏掉了织锦高手无缘得见,让云管事备了礼上各大小旅店,一一去拜访那些织锦匠人。
死去的那些织锦匠人分散住在京城中的各个地方,先后已经有四五个织锦匠在旅店中被人杀死,他们都是被人用淬了剧毒的暗器射杀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