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梅_作者:清青梓菱(341)

2018-02-11 清青梓菱

  “他们想让周严跟清风寨起冲突,我就不会混淆视听么?”萧煜抱着锦盒大步下山,轻松地笑道。

  “哦?”丘大难掩好奇心,紧赶两步与萧煜并行,“怎么混淆视听?”

  两人走上一路蜿蜒向下的石阶,遥遥望见那挂着两盏灯笼的马车了。

  想起丘大说能解江离身上的毒,萧煜心情大好,于是耐心解释道:“上次从大宋京城回来,大燕人一直从京城追着我回青州,连去江南一趟他们都还追着我不放。他们没能奈何得了我,却让我收集了不少大燕死士的腰牌。”

  两人说着话已走到马车跟前。一群灰衣人围着马车,萧煜瞟一眼马车旁边地上直挺挺躺着的几具尸体,语气微凉:“把这些腰牌佩在这些死人身上,再找几个当地人去青州府报官。周严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丘大点头,“大燕现如今在北边进攻大宋,大燕奸细也可能已混进了青州。而这些年清风寨一直与青州官兵相安无事,要说是大燕人杀了周弘,怎么着也比说成是清风寨杀的更可信。找人先报官,抢先混淆视听——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萧煜早已没有在听,他一头钻进了车里。

  一看江离绯红的脸色,萧煜一叠声催促着丘大起身。一个灰衣人坐上马车前赶车往清风寨,四喜骑马自回城去。

  清风寨后山水泊停了密密麻麻大大小小的船只。

  李牧带领的巡逻船远离了后山水域,黑衣人划着小船进了水泊。随意地停放了船只,警惕地前后左右瞧瞧,黑衣人脚尖一点,一闪身飞快地往山寨中掠去。

  半个时辰之后,恢复正常打扮的可那齐与丁知秋相对坐在窗前。

  窗外天色已开始泛白。丁知秋面前矮桌上摆着棋盘,手里拿着酒杯。蹙着眉一口口浅啜,听可那齐压低着声音把观音庵山上生的事一口气讲完。

  当听到可那齐讲到把织锦盒子交还萧煜的那一刻,丁知秋咬咬牙,狠狠地盯着可那齐瞟了几眼。

  丁知秋凌厉的眼神透着冰冷的寒意,可那齐在他那如鹰隼般眼神下禁不住心惊胆寒,嗫嚅着说:“主子,是、不是,我不该回来的?”

  丁知秋眼眨了眨,鼻子一哼,薄唇紧抿,脸色依旧透着寒意,不过语气却已经柔和了些:“也不能全怪你。我也没想到李牧今天会带着船队巡逻。怕李牧的人怀疑,我一直呆在屋里喝酒,一个人下棋。”

  “

  ------------

  第两百二十八章 洞天福地

  由于近段时间演练兵马的关系,清风寨绵延的群山处处皆可见金戈铁马、摇旗呐喊之声。群山之间独有一处山谷格外祥和宁静,宛如遗世孤立的洞天福地。

  深秋的下午,骄阳似火。不到饭点,清风寨这处宛如洞天福地的山凹间飘起袅袅炊烟。

  循着炊烟望去,山凹中花草点缀,崖树千层叠翠。飞瀑从山顶泄下掩半边石洞,石洞边靠山一排数十棵几人合抱的古松,树松上数十只松鼠窜来窜去,有的嬉戏打闹,有的抱了松果在啃。树下有一个彩衣女子走过,松鼠们继续嬉戏,全无一丝惧意。

  彩衣女子走进松树下一座石砌的房屋,这里,是丘大住的地方。

  石屋右边住人,左边柴房门口一口大灶,被丘大改成了炼药的大炉。进了柴房一排小炉尚有余烟,飘进屋角的烟囱管里。山凹间的炊烟就是从这里飘出来的。

  右边一间石屋中间一张大理石桌案,桌案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瓷器、陶器、玉瓶、葫芦和各种制药的工具。

  两眼布满血丝的丘大坐在案前,两根手指拈起一粒黑乎乎的药丸子。凑到鼻尖闻了闻,闭了眼,蹙眉回味半晌,长长地叹出一口气,“这下解药成了。应该错不了!”

  丘大一回头,瞥见屋角静静伫立的身着彩衣的女子,微哂:“霜儿?你这是来多久了,怎么来了也不吭声。江姑娘怎么样了?”

  彩衣女子抬起头来,一双单凤眼含着轻愁,微微摇头,淡淡道:“还是老样子。这两天照你的吩咐,每天让她在那口寒潭里泡两个时辰,热倒是褪了下去,人却一直没有醒。”

  丘大看看屋外的天色,挑挑眉:“这个时辰正该放她到寒潭里泡一会儿,你怎么却到我这儿来了?”

  “五哥一直在那儿守着呢。这些事他都自己做,不让我动手。”秋霜说着垂下了头,静静立在屋角默不吭声,一副无精打彩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