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梅_作者:清青梓菱(74)

2018-02-11 清青梓菱

  江离想,肯定是萧五从中捣鬼了。只是不知他们如何半途偷梁换柱运走了宝物。他们要瞒过四喜也许不难,但一路江中行船,押船的又是个老江湖葛海,江离真想不出他们何时动的手,而且还没有惊动自己船上的人。

  江离猜不透四喜他们一路都经历了什么,难得自己一时正义感爆棚,想来一回假私济公,顺便支持一下默默奋斗在稽查走私一线的老爹,没想到一时倒闹了个大笑话,成了个自投罗网的傻鸟。

  江离气得吹胡子瞪眼。不过摸摸下巴自己没胡子,再者,四喜他们一路也平安无事,横竖自己为老爹尽一份心意的意思已经到了,抓不到贼拿不到赃都不关她的事。这事要怎么处理、后果如何,想必老爹心里都有了底,江离想,自己目的也算达到了罢。

  果然,自己这一番心意没有白费,老父亲在信的末尾夸赞了江离一回,大言不惭地夸江离‘虎父无犬女’。

  还说,看在江离这么有勇有谋的份上,要郑重地托她一件事——“汝弟年幼,待我百年之后,希望你看在骨肉至亲的份上,好好地接回你身边抚养。谨记勿忘!”

  江离刚刚松懈得意的心蓦地又悬了起来,不明白青州都发生了什么事,让正当壮年的父亲说出这番话来。

  青州远在千里之外,江离一心只盼着四喜早点回来,当面问个清楚。算算日子,再过十来天,应该就能回来了。

  ------------

  第四十八章 青州疑云(二)

  比江离更早得到四喜一行几船人抵达青州消息的,自然是号称当朝第一公子秦元化。

  江离手中的信在府中被彩衣搁在身上耽误了几天,青州那边的动向却是快马加鞭地送到了秦元化的手中。陆路来的信,都由驿站传递,正是来自于青州官方的消息。

  秦元化看信的时候,范思诚就在旁边。

  在无官无职却权势滔天的第一公子面前,范思诚一身书生鼎字同纹袍,蛇形银簪发。没有着官服,全身也没有佩戴一件高贵奢华的饰物,刻意地保持低调。

  因为与一身锦袍,发簪美玉、腰束彩珠的第一公子无论从地位权势,还是从外形气势上相比,范思诚都不能与之相提并论。这一点,范思诚心知肚明,并且时时提醒着自己,不要在小细节上有僭越之嫌。

  秦元化看完信,脸上是震惊而又迷惑不解的神情。看完信,信纸在手里捏成了一团。美玉无暇的脸也皱成了那团信纸。

  半晌,对着范思诚展颜一笑,把手中那团纸递出来。

  范思诚双手接过,展开仔细扫了一遍,抬头看向秦元化。

  这时的秦元化已恢复了平日里波澜不惊、冷峻高傲的神情。不过,对着范思诚说出的话却显得十分和气:“思诚,你怎么看?”

  “秦兄原本以为,梅庄上的那个叫四喜的管家故意瞒了你,私底下跟盗匪勾结,甚至很可能还是受了江家人指使与盗匪串通好了的。”范思诚不紧不慢地说。范思诚来京中时间不长,可一听他开口,俨然已成了秦元化的心腹。

  “不错。我一直这样怀疑。毕竟那天有人在燕子矶江边楼上看到过,那两个盗匪与梅庄上两个管事的人一起吃饭喝酒。而且那个管家受了我秦府的令牌,要他帮忙留意匪徒,他却知而不报,这一点难道不可疑么?”秦元化双眸迸射出寒光,脸上浅浮一层杀意。

  范思诚心头一凛。低了头等待秦元化继续说下去。

  “而且,梅庄是江家三房的私产。事情又牵扯到江家,你该不会又说这只是巧合?”秦元化说着意味深长的眼光在范思诚脸上打转。“还有,我们江上设的暗桩也回过话,的确在他们船上发现了两个盗匪,而且还交过手。这你怎么解释。”

  范思诚严肃了脸色。那段时间江家只有一个主子江离住在梅庄,而且凭着他自小对江离的了解,范思诚无法相信才十四五岁的江离会有那份胆量。

  这些,他自然不能说。说出来,似乎成了帮江家说好话。

  “可是据信上说来,这次是江宗锦亲自到驿站查的船,现场官差也在,除了几船走私香料药材,船上别无他物,连盗匪的影子都不见,更别说几十只箱子。船上的伙计报说江宗锦对上面呈报的是一般的走私案。都按照走私案查封处理了。我们还能怎么办?”范思诚研判着秦元化的脸色,老实地说。

  “是啊,若说江家事先与盗匪勾结,他们完全可以半道上找个地方把货下了。而通知江宗锦来查船,完全可以说成是受了盗匪的胁迫,我们也挑不出毛病来。”秦元化叹了口气,收过范思诚递回来的信纸,扔进了纸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