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_作者:风动荼蘼架(100)

2018-02-11 风动荼蘼架

  薛元翰平缓了一下情绪,对宣惠道:“妹妹莫生气,我也只是心里愤懑,无处发泄。还望妹妹恕罪。”说罢,向宣惠施了一礼。

  宣惠沉默地回礼之后,薛元翰便道:“妹妹好自珍重。姑母在宫中生活不易,妹妹多陪陪她。伯府之事也请妹妹、姑母多多照看。还有出云庵那里,还要麻烦妹妹时常派人去探望。我三年后便回,妹妹多保重!”说完,他拱了拱手,撑着伞头也不回地去了。

  宣惠把画轴抱在怀里,一路走着,心里咀嚼着薛元翰方才的话。

  平日里的薛元翰,说话的时候嘴角都带着笑。可方才的他,面色要么冷峻,要么漠然,仿佛变了一个人。说出来的话,带着几分邪气。

  宣惠猛然醒悟过来,这个表哥却是与后世史书里的薛首辅多了几分相似之处。

  史书上的薛元翰在京城陷落、昌邑伯府覆灭之后,只身逃出京城。与世祖晾梁瓒会合后,就再也没有离开过,一直在梁瓒身边出谋划策。加上他颇通算理,为人机变,梁瓒复国的钱粮半数是靠他经营谋划而来。

  只是史书对他的判语却有一项不甚好,那便是他行事以达目的为先,并不介意使用何种手段。虽不至于伤天害理,却有几分邪气,难入道学先生、谦谦君子的法眼。

  前世的薛元翰也没有如愿与和靖结成连理,少年时代的隐忍和那种无力的痛苦,想必也是他后来变成这样的原因吧!

  贤妃听了宣惠带回来的消息,十分伤感,叹道:“薛家就他一个指望,他若能悬梁刺股三年,也是好事。只是这孩子心里怕是极苦的吧……你外祖父一向主意大,等闲不会听别人的。阿元走的又是科举,自然是跟个耽美书斋结亲最好。现在和靖又出了这样的事情,你外祖父一句德行有亏,就堵死了路,连你外祖母、舅母也不会同意的。”

  她抚着画卷上盛开的牡丹,一阵心酸:“只盼这两个孩子这几年能想明白,求不得,就放下才好……”

  *

  天气越来越冷,后宫平静得就像被冻住了一样。转眼间,第一场雪就飘飘洒洒地落了下来。

  就在这一天,从皇宫后门驶出一辆小小的马车,上面坐着和靖和皇后新给她挑选的两个宫女。

  撩开车帘,望着渐行渐远的金瓦红墙,两个宫女脸上充满了怅惘与不甘的表情。和靖没有理会她们,只是紧紧地抱着一个小包袱,里面藏着那幅冰雪海棠。这是她仅剩的唯一的希望了。

  第一场雪还未化尽,第二场雪又扯絮般地下了起来。这一下,就到了新年。

  虽然这是宣惠第一次在这里过年,可规矩习俗却与后周朝没什么两样。同样的祭祀、朝觐、宴饮,热闹而无趣,足足折腾了十来日,才因太后病倒而停了下来。

  这一日,宣惠去慈宁宫给太后请过安,就到了旁边的凤阳阁,和端敏一起收拾要给和靖送去的东西。

  “每次给二姐捎信过去,她也只说一切都好,寥寥数语,看不出来情绪。”宣惠闷闷地说道。

  端敏一边盯着宫女把东西分类放进包袱,一边说道:“我也有些担心,可寻常也没有人能去那边,咱们想要找个人来问也没有。只能多多地送东西过去,吃穿不缺了,也就不会太难熬了。”

  话刚说完,李静媛就撩帘子进来了。

  端敏责怪道:“外面的奴才怎么如此没有规矩,县主进来了,也不通传一声?”

  李静媛笑道:“是我不让她们说的,指望着偷听两句你们姐妹的悄悄话,却都在说和靖。”

  端敏给她在炕上让了块地方坐,问道:“昨晚太后可睡得安稳?这几日都是长公主在侍疾,我们这些做小辈的也真是不安心。”

  李静媛喝了口茶,说道:“外祖母还是睡得不大好,夜里醒来三五次都是有的。你们觉得不安心,那也没办法。外祖母只叫我母亲侍疾,你们想去也去不了。”

  端敏递给李静媛一块冰糖橘子,又问道:“这两日太医怎么说?怎么积食还能病这么久?”

  李静媛压低了声音说道:“往外头说是积食罢了。外祖母过年那几天心情不错,多吃了两口酒两块肉。但是,前两天她夜里又梦见懿德太子,起来哭了半晌,就着了风寒,这才病倒的。”

  ------------

  第七十二章 提早

  端敏惊道:“这话是怎么说?怎么又想起来大伯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