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_作者:风动荼蘼架(290)

2018-02-11 风动荼蘼架

  前世并没有辽东军来投奔梁瓒的事情,所以也没什么可以借鉴的。然而裴敏中前世一直是梁瓒的心腹,光复大周后论功行赏,他也是功臣里的头一个,连王家人也没有异议。

  梁瓒与裴敏中两人一直君臣相得,所凭的怕不仅仅是少年时的情分吧?直到梁瓒驾崩,裴敏中都安安稳稳地做着成国公,领着五军都督府大都督的头衔。后来还是因为不孝子裴挚,才在高宗手里吃了大亏,落得个晚景凄凉。

  想到这里,宣惠定下心来,裴敏中怕是自己早就有了主意,还是先问过他再做打算的好。

  过了几日,王锦堂在家里宴请梁瓒等人,说是给裴敏中接风洗尘,也顺道庆功。

  席间王锦堂不住地打量裴敏中与梁瓒,想要揣摩出二人现下是否因为裴敏中手里暴涨的兵权而出现裂痕。

  只可惜,这两人都一如往常,梁瓒坐得稳如泰山,举止间丝毫没有局促不安,也并未对裴敏中有任何反常的言语举动。

  裴敏中也依旧笑得淡然自持,不卑不亢,不骄矜,不托大。

  王锦堂有些失望,宴席撤去后,他带众人到了书房喝茶,试探地问道:“不知这十五万辽东军裴世子预备如何安排?可要往何南前线派?”

  裴敏中笑着摇了摇头,拿眼去看梁瓒。

  梁瓒笑道:“我原也是这么说,可慎之觉得不好。他嫌麻烦,要把这十五万人的担子撂给我……”

  王锦堂闻言,心中七八个念头闪过,机不可失……

  他急忙问道:“撂挑子给王爷?这话是如何说?是叫王爷亲自带这些人么?那如何使得!王爷千金贵体,天天在校场上跟那些兵油子在一起,不妥不妥!”

  裴敏中低垂眼睑,看着杯中的茶叶,心中冷笑了一声。

  薛元翰笑道:“那不知王大人可有什么良策?”

  王锦堂看了眼书房里的这几个人,除了程朴,都是二十岁上下的毛头小子。他喝了口茶,故意停顿一下,这才慢慢地说出自己的打算:“王爷金贵,自然该稳坐中军大帐,带兵上阵的事该有我们来分忧。眼下聿儿只带了五万人在何南,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己夸口,聿儿再多带十万二十万人也不在话下!”

  梁瓒的脸上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他似笑非笑地问道:“那王大人的意思是将这十五万人立时送往前线?”

  王锦堂故作惊讶地问道:“难道王爷不是这样安排的?这十五万人刚随裴世子来到金陵,论理是该歇息段日子。可是他们是田登文一手调教出来的,又是裴世子涉险带回来的,对王爷的忠心还是未知……”他故意重重说着“对王爷的忠心”这几个字,“老朽以为不如送他们上前线,交个投名状回来!”

  ------------

  第二百零八章 抽薪

  程朴轻轻地皱了下眉头,怕被人看到,又赶紧舒展开来。他觉得王锦堂急躁得有些露骨了。

  若梁瓒如王锦堂所说,把还没认清楚金陵地头的辽东军立时派往前线,这让军心未稳的辽东军作何感想?是被梁瓒重视当了杀敌的利刃呢,还是去做了那填北伐这口热灶的柴草?

  梁瓒隐去心中的不悦,向王锦堂笑道:“王大人说的原也有些道理,王将军的才干在座的各位人人都能看得见。只是一来,王将军与辽东军素未谋面,这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在战场上难免要吃些亏,倒是损了王将军的威名。”

  “再者,”他喝了口茶,笑得更加温煦了,“带兵之道,一张一弛。辽东军甫来投奔,便被送到前线,人马疲乏不说,只怕是要寒了这十五万将士的心啊。”

  王锦堂老脸一红,他一辈子都耗在了军营里,这些考虑他如何不懂得?只不过是欺梁瓒等人年轻,同时又想把梁瓒的疑心病给挑起来。

  谁知梁瓒竟然就这样坦坦然然地把道理摆了出来,倒臊得王锦堂没话说。

  他讪讪然地笑道:“那王爷的打算是?”

  梁瓒道:“前两日王将军从开封府来的信您应该也看过了,他催促慎之赶快回去,好趁刘广胜在辽东大伤元气之时,一鼓作气拿下何南、汕东全境。辽东军就先留在金陵,有林应春等人帮我,我时时勤去着些,也能学到不少。要想赶上慎之、王将军固然是不易,但我也不能做个光吃饭不做事的王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