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转_作者:风动荼蘼架(479)

2018-02-11 风动荼蘼架

  与金陵城暴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不同,北伐军的中军大帐里涌动的是焦躁不安的气氛。

  已经攻下保定府的梁瓒,将大军安营在了良乡,京城已近在咫尺。

  “王爷,如今正该一鼓作气攻下京城!刘广胜在城内的守军已经有人答应做内应,末将敢担保,不出十日,京城必定攻克!”林应春急吼吼地说道。

  “可这十日对于金陵城中百姓而言,会是怎样的十日?对于王妃和公主而言,又是怎样的煎熬?”薛元翰针锋相对,并对梁瓒打出了感情牌。

  梁瓒手里捏着宣惠亲笔写的告急信,占领北直隶的欣喜被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举棋不定的游移。

  他只恨分兵乏术,明明京城就在眼前,祖宗留下来的宫殿、宗庙就在眼前!夺回京城的渴望狠狠地攫住了他的心,他盼望着像自己的父皇、祖父和大周历代先祖一样,站在**城楼上面对着天下百姓,在奉天殿里对着列祖列宗,为自己正身份,一雪前半生的苦楚与耻辱。

  可金陵被围,自己在南直隶的根基被动摇。若京城不得,又失掉金陵……梁瓒摇了摇头,这结果太可怕了,他连想都不敢去想。

  “王爷,”秦朗突然出列,跪地请命,“北伐军如今有二十五万余人,刘广胜不过十余万人。加上里头的内应和我军高涨的士气,京城城破不过是时间问题。末将请王爷拨出五万人并数十艘战船,我愿带军回去驰援金陵!”

  薛元翰急道:“秦将军虽然勇武,可五万人远远不够!汪渠江以剿倭寇的名义蒙蔽王爷,您别忘了,长江上游、金陵以西还有个王锦堂!他的夫人好巧不巧,在王爷出征前去世,给了王锦堂离开金陵回老巢的机会。如果这一切不是巧合,而是算计……”

  一番话说得梁瓒额头、后背、手心全是冷汗。他烦躁地站起来,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慎之为什么不在!”

  营帐中的人听见这话,各样心思都冒了出来。裴敏中在如何,不在又如何?

  说到底,梁瓒完完全全信任的人,只有裴敏中。而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是,只要裴敏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眼前的这些人都不会再争执了。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歼灭

  “王锦堂不会的!”梁瓒突然说道,“当初他回湖广,我派了程朴跟着|若是他有异动,程朴必然会写信告知……”

  话说到半截,他慢慢地停了下来。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还不是王锦堂要他生便生,要他死便死?说不定此刻已经去见阎王了!

  自己是蠢的吧?是不是像极了父皇?

  梁瓒抬头扫了一眼营帐内的人,秦朗依旧跪在地上,急切地看着自己。薛元翰坐在椅子上,极力想要说服林应春。

  梁瓒心中充满了挫败感,觉得自己没有能力做出这样的决断。

  “王爷!”秦朗再次焦急地说道,“如此拖延下去,金陵危矣!末将只需五万人足够!若不能使金陵转危为安,末将愿提头相见!”

  梁瓒只觉得焦急上火,口干舌燥。他艰难地咽了下口水,问道:“你有多大把握?”

  秦朗见梁瓒的态度有了一丝松动,连忙说道:“汪家必定是从海上过来,战马一定不足。我带人走运河到金陵江畔,将敌人船只尽毁。再由重甲骑兵在前冲锋,将敌人赶至金陵城下。这样里应外合之下,不但能解金陵之围,只怕敌人半数以上也要被歼灭……”

  梁瓒看向薛元翰:“阿元,你以为如何?”

  薛元翰心中苦笑,秦朗语气轻松,可细想便是接连的恶战。眼见梁瓒态度如此,他还能怎么争?

  他点点头,说道:“若王锦堂没有进来插一脚,那秦将军的计划当是没什么纰漏……”可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如果王家军没有出现在金陵的情况下,只是这个“如果”,各人心中都有几成的把握?

  在林应春看来,功业最重,余者皆轻。秦朗自愿放弃拿下京城的功劳,他自然乐意成全。自古以来,从北攻南易,从南攻北难。若此次功败垂成,夺回京城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有京城在手,即便丢掉金陵,夺回来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梁瓒见众人都不再有异议,便授命于秦朗,即刻点兵五万,驰援金陵。

  薛元翰在自己帐内,向秦朗交待完沿途粮草供应事宜,郑重地向他行了礼。“秦将军大仁大义,薛某感激不尽!只恨我不会带兵打仗,否则也可鞍前马后尽力……我替金陵城里的妻儿谢过秦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