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陪着老夫人吃早膳,之后扶着她去看看新开的花,拿了剪子给剪几枝花回去插在花瓶之中。
午膳过后陪老夫人说话,然后午睡,下午去流光湖边儿做做,捞了鱼儿就给老夫人做一碗奶白色的鱼汤。
只晚上是顾之薇多思的时候,柳思兰跟着她睡在碧纱橱。柳思兰也多了几份愁绪,晚上说不着便披了披风,和顾之薇沿着游廊走走。
在这样的时刻她们还听到了八卦,原来被顾之薇她们碰见的徐家姑娘和那个书生的事情有了结果了。
许姑娘被嫁给了书生,嫁妆不过几件旧衣裳,算算已经显怀了,据说成亲那天都是从侧门出的,连正门都没开。
“说来也是可怜,”柳思兰道:“我听她们说,成亲的时候别说喜服,便是连一块红盖头都没有。比寻常家的女儿都还不如呢!”
顾之薇看着一轮寒秋月道:“只怕更辛苦可怜的日子还在后面呢!”
那书生当日偷听的时候便知道不是一个可靠的人,如今因为徐家姑娘而失了栖身的地方,更要为一日三餐而发愁。恐怕徐家人的绝情也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居然连一点金银都不给。
说是嫁,更像是直接将他们给撵出徐家了一般。
这世上多的是贫贱夫妻百事哀,金尊玉贵的小姐,肩不能抬手不能提的书生,这对夫妻,又该要如何生活呢?
他们的这段爱情不过是给更多的姑娘敲响了警钟,增加了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哎,”柳思兰叹气道:“希望徐家姑娘能过得稍微好一些。”
顾之薇听她这般说,忍不住提醒道:“你可别跑去送东西,姑娘家的名声要紧!别给了人小尾巴抓。”
“知道了,”柳思兰道:“你以为我还是当初初见的那个柳思兰呢,之薇,”她颇有些惆怅的道:“我们都长大了。”
是的长大了,这一年都不到的时间里,她们都长大了不少。
老夫人大好的时候说要带顾之薇去寒山寺上香,寒山寺在城外不远处,香火鼎盛。
“你呀,太多灾多难了。该去好好求求菩萨保佑你。”
老夫人是这样说的,顾之薇应下了,顾之薇要去,作为好姐妹的柳思兰自然也能去了。
既然老夫人要带着两个姑娘出门去上香,底下的人当天便忙了起来了,要坐的马车,准备好的素饼,还有在路上撒给乞丐的散钱都要准备好。
第二天一早青氏带着夫人们送老夫人在门口,老夫人看着自己的儿媳们道:“这一去是给我们柳家祈福,给柳家的少爷姑娘们祈福。保佑柳家这一代人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
说完,她似乎看了看某处之后没再说什么就走了。
一辆马车坐人,一辆马车放东西,还有家丁随车保护老夫人和姑娘们。
马车过朱雀大街的时候外面传来了喧闹声,花婆婆撩起车帘子看了看回来道:“是一些地痞无赖被祝家的少爷教训了。”
顾之薇在花婆婆撩开帘子的时候看了看,人群中一眼就看到了穿着蓝色锦袍的祝子商,他的面前是一群哎呦惨叫的人。
少年意气风发,惩凶除恶。
顾之薇只看了一眼就别过头去,而她不知道在她看那一眼的时候祝子商也转过头看了过来。
他眼如鹰一般的盯住了端坐的顾之薇,巧的很她今日也穿着一身淡蓝色的衣裙,衬托得肌肤莹莹如玉,周生生出一股温婉的气质来。
这个丫头,倒是改变得挺快的。只现在这样打眼一看,谁也猜不到她曾经还装扮过男孩子与人搏斗。曾经有过在山村妇人手下讨生活的可怜,想不到她曾经过过那样辛苦不堪的日子。
就像是一个真正的世家小姐一般。
“去,”他对自己的随从道:“打听一下,柳家的马车这是要往哪儿去。”
顾之薇跟在老夫人的身后下了马车,丫鬟们正在撒铜钱,寒山寺的香火盛。贵人们来得多了,自然就有乞丐那些来。贵人也不知道是真的想要做善事还是念着在菩萨面前,每次一到就会撒一些钱下来。当做是做善事了。
顾之薇和柳思兰跟在老夫人的身后,方丈知道柳家老夫人要来上香早就派了一个小沙弥在门口等着她们。到了小沙弥念了佛号,对老夫人道:“老夫人,方丈命明慧带您去。”
“多谢小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