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纪事:种田养个俏郎君_作者:澜夜(646)

2018-02-12 澜夜

  古思收到顾之薇的眼神信号,只好硬着头皮道:“不用道谢,左右这里还剩下一些,不如师爷就带回去吃吧。”

  于是那糕点自然是被张子清带了回去,带回去做什么呢?当然是给他的娘亲吃了。

  “姑娘,您说那张师爷的娘亲,可真的会夸赞古姑娘?会不会很满意呀。”

  顾之薇正在绣腰带,是给谢廷轩的。

  绣花针穿过一面了才浅笑道:“咱们的古思姑娘的手那么巧,便是我们瞧见了都没有说她的糕点不好的,张家老夫人又怎么会觉得不好呢?只怕是恨不得让张子清快点来追求她呢!”

  古思背顾之薇这样打趣也是羞红了脸,扭过身子去与谢玉泉一起挑珍珠。

  这是陆源派人送来的珍珠,大大小小的都有,顾之薇将珍珠拿了出来,让她们挑选喜欢的做成首饰。

  毕竟,女人啊,还是要有点首饰才好啊。

  古思既然喜欢素雅的,用珍珠做首饰也正好了。

  闺中正在说话的时候,张子清已经带着糕点回了自家。

  他的家在青衣巷子里面,父亲早逝,全靠自家娘亲将自己拉扯大,原来两进的院子已经现出颓败之色,只是他也无钱修葺,只能这样住着。

  张母正在做绣活儿,她就是靠着这样一针一线的赚钱将儿子养大的。如今张子清因为谢廷轩在衙门里做个临时的师爷,每个月倒是有了一笔收入,母子俩的生活却并没有因为此好过多少。

  穷人的生活就是这样,穷怕了,苦怕了,纵然是多了一点银钱也不敢多花销。

  那些钱要存着,要给张子清存着上进赶考之用,要给他存着娶媳妇儿。

  张母这辈子就是为了这个儿子而活的。

  张子清看到还坐在院子里就着月光刺绣的娘亲心上就是一酸,就是这样,他的娘亲就是这样。什么都省,连自己做针线活都舍不得点油灯。

  在自己念书的时候才会拿着针线去他的房间,害怕会影响他,都是坐在另一边安安静静的刺绣。

  “娘,我回来了。”

  “啊,子清回来了,娘做好了饭菜,马上就可以端上来啊,等着。”

  “娘,”张子清上前一把抓住她的手臂道:“子清现在不吃,今天在衙门里,夫人送了不少糕点糖水给老爷,子清跟着也吃了一点。”

  “来,”说着他将食盒打开,糕点已经有些冷了,但是依然精致。

  他道:“这是子清带回来的,您尝尝?”

  好说歹说好一会儿张母才小小的尝了一口,入口就觉得甚是喜欢,眯着眼睛享受食物带来的快乐,一边问张子清道:“这是夫人做的?”

  “不是,夫人的一个姐妹做的。”

  张母细细看着糕点上面的花纹赞道:“倒是个心灵手巧的姑娘,也不知道许人家了没有。”

  “娘!”

  张子清道:“人家是夫人手底下药堂的管事,那里是我能娶到的?”

  张母沉默了,是的,他们家实在是太穷了。

  太穷了,面对多少喜欢的东西,你要止步。张母不是没有瞧上人家的姑娘想要给张子清娶回来的,可是面对那聘金,他们就止步了。

  那姑娘是个管事,比他们可是要富有得多了。

  她幽幽的叹了一口气。

  可谁能说得准,好事什么时候会降临呢?

  这一夜的张母依然在就着张子清读书的灯火刺绣,张子清的心中只有张母的那一声叹息。

  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不要再让娘亲叹息了。那一声叹息了,包含了太多的东西了。

  顾之薇忙活古思和张子清的事情忙活得很起劲,第二天带着古思送了一次糕点之后就出门去了。

  去哪儿呢?

  当然是逛街了!

  只是逛着逛着,她和古思就下车往青衣巷而去了,并且好巧不巧的叩响了张家的们,讨水喝。

  张母听说是县令夫人立刻就打开了门,还连忙烧了热水装在粗瓷碗里给顾之薇送去。

  他们家没有茶叶,那都是些金贵的玩意儿。

  顾之薇先谢了一下张母,又再夸了夸张子清,最后又问了张母,昨日送来的糕点可合胃口?

  张母自然是连连点头道:“回夫人的话,很合胃口,那做糕点的姑娘可真是心灵手巧。老妇人也能亲自给她道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