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路:北京北京_作者:郭老农(20)

2018-02-11 郭老农

  “我现在还活着,能每天出门活动,能养活自己,已经很知足啦”,一阵沉默之后,于飞开了口,“赚的钱不多,但总有攒够的那一天,我原意每天这样,十年,二十年也原意”,于飞停顿了一下,继续说到“等我再好些,爸爸你就回去,陪着妈妈,我这样很好,不用担心啦…”

  爸爸听后,沉默良久,没有回答…不知不觉间,于飞已经入睡。爸爸叹了口气,盯着于飞看了很久,若有所思…稍后,轻手轻脚下了床,走出了房间…爸爸在街上逡巡良久,经过各种店铺,饭店,熟食店,最后进入一间卖店,出来时握着一小瓶酒,一袋花生米,坐在马路边,满面愁苦,喝起了闷酒…

  爸爸此时,心中烦忧无比,思量着不知何时才能攒够的手术费,还有不断的催款电话。于飞妈妈没有跟他说过什么诉苦的话,但他知道,债主已经无数次地登了门,爸爸担忧着妈妈,担忧着家里,心急如焚,忧心忡忡…

  新的一天,在晨曦中到来,于飞父子第二天再次启程,来到了下一个目的地:银滩县。

  傍晚,银滩县城,广场上散步的人流,被歌声吸引,三三两两来到了广场一角。下沉式广场的一个转角,层层阶梯似体育场看台,于飞正在场内放声歌唱,在转角圆弧,和渐渐坐满的观众的围拢下,仿佛在进行个人演唱会…

  经过一年多的游走历练,于飞的演唱已纯熟自如,举手投足间,透着一种能够调动情绪的气场,人们被歌声感染,或低声应和,或鼓掌欢呼…

  演唱当中,于飞心想该来次互动啦,于是偷眼环视四周。于飞注意到了一小伙子,一脸痴迷,随着节奏摇动,忘情地应声哼唱…一曲终了,于飞大声说到:“下一首,《春天里》,有谁跟我一起唱?!”

  人群中似有蠢蠢欲动,但没有人应答。于飞指向那位小伙:“这位帅哥,一起来,怎么样

  !?”,小伙意欲向前,但又略有迟疑…“来吧,过来,一起唱”,于飞热情相邀,观众也应声附和:“上,上,小伙子!”,“好!”,小伙爽快地答应到,走到近前,神色很镇定…

  于飞递给他一只话筒,音乐响起,于飞率先歌唱,一段过后,示意小伙开始…小伙开口唱了起来,歌声起初有些生涩,渐渐也流畅了起来,小伙子嗓音不错,一曲《春天里》,二人应酬唱和,竟有些荡气回肠,场上气氛达到高潮,欢呼声鼓掌声此起彼伏…一曲唱罢,二人击掌相庆,小伙子兴奋,满足,意犹未尽地欲回到人群中,于飞叫住他:咱俩再来一首吧,你唱得真不错,过瘾…小伙倒也没有推迟,二人继续歌唱,人群中有人离开,也有人进来,直至入夜。

  广场上,明月高悬,映照着这夏夜中喧嚣热闹的人群…这明月,也映照着县城里的千家万户,广场不远的一处民居,透着灯光的房间,齐玉正站在窗前,盯着月亮出神,身后,姐姐坐在沙发上,一边织着十字绣,一边和齐玉闲搭着话:

  “那你打算去哪儿呢?再去北京?”

  “先不去了,挣得太少,做保洁,卖水果,这么多年也没攒下什么钱,没奔头”

  “那就在家?”

  齐玉叹了口气,没有做声…

  屋内沉默了一会儿,“回去睡吧”,姐姐说,齐玉点了点头,又看了眼月亮,转身离开了窗前,片刻后,屋内灯光熄灭…

  这位叫齐玉的姑娘,23岁,身材不高,但引人注目,属于那种到了哪里,都会给人带来明亮感觉的类型。最富感染力的,是她那充满亲和力的笑容,率性自然,令人如沐春风。齐玉16岁那年,离开家乡到北京打工,今年三月,刚刚从北京回到银滩,暂时还没有别的打算,就先在家中歇息一段。

  第二天傍晚,齐玉来到广场上溜达,散散心,听到不远处传来歌声和欢呼声。齐玉循着歌声方向望去,看到广场的一角,围拢着一圈人群,人群中传出的歌声,高亢动人,是汪峰《飞得更高》。

  齐玉听得有些入神,随后迈步到了近前,围拢的人群,使她看不清究竟。齐玉走上石阶,寻得一个位置坐了下来,拄着双拐歌唱的于飞,映入眼中…此时的于飞,虽然依旧消瘦,但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枯槁,渐渐显露出了些刚毅俊朗之气,顾盼之间,还透出一丝风趣。于飞的歌声,十分动人,齐玉听得入神,满心憧憬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