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月暖询问一番,得知祖孙俩个人是跟着家人从边境逃过来的,到现在全家就剩他们两个了,林月暖看中了老头,求林家兴把他们祖孙都买了。
最后林家兴买了祖孙二人,又买了一家三口,外加一对母女,总的花了五十两。买来的那些都庆幸家人没有被拆散,对林家兴一家很是感恩戴德。
那祖孙二人甚至当场给林家兴他们跪下来,一个劲地磕头。因为像他这样的老汉很少有人会要的,现在不仅有人要他还一起买下了自己孙子,他终于不用担心会跟孙子分开了。
林家兴把人都带回去之后让他们各自洗漱换下家里人以前的旧衣服,将他们交给姚氏安排。
姚氏让那祖孙中的老头也就是赵老汉去守房门;孙子取名润笔,给林文良当小厮兼玩伴;那一家三口的汉子,姓李,取名李得福,以后就给家里赶车,帮林月暖侍候药田,去河里网鱼;婆娘就叫得福家的,做家中的厨娘;儿子取名侍书,给林文杰当书童;另外那对母女中的周婶子以后跟着姚氏,还有打扫家中卫生;女儿取名抱琴,给林月溪当丫鬟。
至于林月暖林文俊他们,表示还不急,他们目前还不需要丫鬟小厮。
待家中一切上了轨道之后,已经到了除夕了。今年家中多了许多下人,加上后面两进房子都是新建的,打扫起来比较不费力。林月暖早早的就把空间里的鱼虾蟹河蚌都放进水潭里,李得福就会去网了,不需要她操心。
厨房里有得福家的在操办,姚氏省心了很多,只需要去采办一些年货,再给全家置办些新棉衣,也给下人买些粗布棉花做一身新的行头。
这个年全家过的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林月暖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空间里还囤积着好几间库房的大米,珍惜药材也中了几十亩地,山上也种满了稀有木材,小河里面还有河蚌产着珍珠,鱼虾蟹更是多的吃不完。
她现在完全不用担心家中无钱无粮了,也不去想什么内乱大战什么的,那些离她都太远了,只是心中每每想起远在北地长安的云辰烨总是惴惴不安。
第一卷 第十五章 黄氏外逃,林家兴怒责大房
等收到云辰烨的来信时,已经过了正月了。
信中除了恭贺林文杰考上秀才外,还给他推荐了闽州府学几个比较好的先生,接着就是说自己在长安一切安好,让林月暖不用担心,最后让林月暖经常给他写信,告知她的事情。
林月暖不知道云辰烨为什么要知道她的事,她自己理解是他一个人在长安太无聊了,想听她的事解闷。
从那之后,云辰烨每三个月就会收到一封林月暖写给他的信,里面的内容就像记流水账一样,也就云辰烨还看的津津有味。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中秋,林文杰去府学已经半年了,侍书跟着去伺候他。
林家兴跟姚氏去看望过一次,送了些银钱衣物跟吃食,看林文杰一切都好就回来了。现在林家也算是一脚踏入士这个阶级了,只待林文杰考上举人,家里就可以更换门楣了,门口还能摆放石狮子。
那些与林家兴一起在酒楼做事的人对他也客气三分,见面就喊秀才他爹,苏二少爷给他的月银涨到了三两银子。
如今家中一年也有一百多两的收入,扣除一些孩子们的花费,下人的月钱,一年家中还能剩下六七十两。
以后林文杰去北地赶考也不用担心银钱的问题了。
今天一大早,姚氏就让得福家的做些五仁月饼、一些孩子们喜欢吃的糕点,蒸了一整竹篓肥美的大螃蟹,沽了些菊花酒,让孩子们请一些同窗朋友闺蜜到家中聚一聚,吃螃蟹,喝酒,赏月。
林家兴也请了一些好友过来,苏二少爷带着夫人孩子也过来了,一群人年轻人在一起玩着飞花令,喝酒吃螃蟹,斗诗拼文采,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让林家兴他们直叹岁月不饶人,年轻就是好。一群人笑笑闹闹,直到夜深才散去。
过了几天林家兴在酒楼上工的时候,突然一个小二进来说门口有一妇人找。林家兴莫名其妙,出去一看来人竟是黄氏。
黄氏背上背着一个两三岁的女童,肚子还怀着一个,一身风尘仆仆,满面风霜。
林家兴大惊,叫道:“四弟妹?”
黄氏抬头,见一人头发高束,发间插着一个桃木簪,身穿藏青色松柏棉布长衫走出来,一时间都认不出来了,若不是林家兴喊她四弟妹,她都不敢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