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侯爷夫人现在在哪?”姚氏现在迫不及待地就想见到林月暖跟云辰烨,这两个,一个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一个是她看着长大的女婿。这么久没见了,姚氏实在是想念得紧。
“侯爷跟夫人正在林府等着呢,夫人本来是要到港口来接人的,侯爷担心夫人身怀六甲,到了港口人多眼杂的,会被冲撞到。因此才没让夫人前来。”原伯不仅解释了林月暖他们身在何处,也说明了两人没有前来的愿意。
“你家夫人现在应该也有五六个月了吧?”陆明薇顺着原伯的话茬问道。
原伯一说起这事,脸上的笑容明显深了几分:“是的,夫人如今有六个多月了,大概开春就会生了。”
林家兴这会儿已经看出来,原伯是个忠心的,难怪林月暖会派他来接他们。
姚氏听得一脸欣喜,想着等下可以好好看看林月暖跟云辰烨,还有那个许久没见的外孙子。
姚氏把头探到窗子外面,想看一下他们现在走到哪里了,这一看又瞟到旁边的软骄,想到林月溪的身体,这欣喜立马淡了几分。
“原伯,毕老先生可有跟你家夫人在一起?”姚氏眼底带着几分愁绪。
众人听了姚氏的问话,也想起了林月溪的身体。马上没了刚刚的喜悦之情,只剩下沉默跟几丝轻微地叹息声。
凌啸天虽然小,可是他知道姚氏是因为林月溪的原因才会不开心,一时间有些害怕地扎到姚氏的怀里。
姚氏赶紧紧紧地抱住凌啸天,无声地安慰他。
第二卷 第九十八章 闲谈,林月暖的传说
因为有凌啸天在,其他人也不再说这些不开心的事情。转而谈起长安的一些风土人情,还有这么一些有名的吃食。
林瑾瑜听得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目不转睛地一直盯着原伯看。
一行人便走边聊,走得倒也很快,久半盏茶的功夫已经来到长安城门下。
原伯拿出一行人的路引交给守城的官兵。那士兵一看到原伯的穿着,还有马车上的标志,就知道是忠勇侯府的人,哪里敢拦着。随便走个过场就放他们通行了。
林家兴他们此时也看到了城门的样子,心中满是赞叹,果然不愧是大齐的都城,单单是一个城门都这么雄伟壮观。
林瑾瑜努力地想要看到城墙的最高处,小脖子都快被他扭断了。
“你老实一点,在这么不乖,阿娘就把你送人了!”陆明薇板着脸训斥林瑾瑜。
姚氏看着心疼了,若不是怀里还抱着凌啸天,必定要上去接过林瑾瑜好好哄一哄。
等马车进了城门,原伯见林家兴他们还在感叹城墙的壮观,或者对海港的位置有疑问,连忙解释道:“海港其实并不在长安城内,只不过那里靠近长安城的大门,皇上才特地在那边修海港的,之前那个地方是一个小渔村。修那个海港可是花了不少的力气。咱们大齐总的也就只有四处海港。”
“原伯说的除了闽地海港,长安海港。还有哪两处?”林文杰似乎对海港的事情很感兴趣。
原伯见林文杰一脸好奇,便给他答疑解惑:“江南那边还有一处海港,另外一处在南地。不过南地的海港比较小一些,而且那边距离其他三个海港比较远,遂民用并不多。”
大齐出海的条件限制的很苛刻,权贵人家自然好办,普通商户若是要出海,除了缴纳一笔不菲的保证金,还要出示各种证明身份的文件,还得府衙层层上报审批,一次审批下来,不仅要花钱,还费时间。
普通老百姓更是没有条件可以出海,林月暖他们能常常走海路,都是走靖王的路子。
“原伯,您懂得可真多!”林文良有些佩服地说道,这原伯虽然看着像下人,却没有一丝下人样,反而有几分幕僚的感觉。
“六老爷见笑了,小的之前跟着我家将军南征北战,去过的地方比平常人多了一些,所以知道一点。”原伯很谦虚,林家兴等人听着却肃然起敬。
林家兴一家早已知道云辰烨的身份,也知道云辰烨的父亲云大将军的威名。看不出来这原伯还是个练家子,以前竟是铁骨铮铮的将士。
“老太爷不必这样,小的可受不起。您把这么优秀的女儿嫁给我们家侯爷,小的该感激您才是。小的不到十岁就跟着我们家大将军,那情分不必常人,可惜我们家将军英年早逝。侯爷小时候就过得不幸,幸好有老太爷跟老夫人的照拂。这份恩情,小的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