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此坊间渐传刘家念郎刘念尘和孟家恋娘孟三生为了大义,相爱不能相守,一个上天位列仙班,专为有情人系红绳,撮合姻缘;一个遁地渡孤魂,熬制孟婆汤,让魂魄忘却前尘苦痛,再入轮回。
自尚安朝起,百姓皆知有月老祠、孟婆汤。
相爱或相忘,逃不过三世姻缘。
“老爷爷,月老和孟婆后来就再也不曾相见了吗?”南宫蕊惋惜的问。
“你把那块老檀木拿来,我才有法子让你看见。”上官鸿呵呵笑着,摇着蒲扇。
南宫蕊转身跑回府中。
上官鸿手持点燃的红烛,将一颗颗血红的蜡油滴在那块镇纸上,原本摆成圆圈状的红绳忽的窜起火苗,镇纸顶上立即烈火熊熊。火光之上竟浮现出一幅画面。
容颜清丽的女子跪坐地上,泪滴滴落在玉佩上,玉佩染出些许烟霞色,女子昏了过去。画面瞬间模糊,继而又明亮起来。
鹤发童颜的老者拥着昏睡的女子耳语“恋娘,我们各司其命,待你太上忘情剑法进阶之日,我们将天地相隔。三十年后,我将与你再续前缘。”说罢消失不见。女子醒来神情恍惚“念郎!念郎!”捡起身旁的桃木枝,重新挥舞起来,身形越来越快,渐渐地,夜色中只剩下一个个闪光的'忘'字。
红绳燃尽,火焰熄灭,镇尺光洁如初。南宫蕊意犹未尽,上官鸿微笑着看她“孩子,等你的孙子带着这块老檀木来求取我家曾孙女时,你就能看见后面的故事了。”说罢,摸着胡子,摇摇蒲扇大步走开了。
皓月如盘,一地清明,鹤发童颜的老翁阖上婚牍,摸摸身旁的布囊“今日的红线好赖已经牵完,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呀!”正欲主杖起身,“哎呦!”一声摸摸脑袋,砸中他脑袋的几颗滚圆的相思豆掉到地上。老翁抬头看看相思树,笑笑,取出雪白发髻上的桃木簪,对着上面若有若无的一丝红线道“念娘啊,你还是那么淘气!来了,小老儿这就来了!”一瞬间消失不见了。
大红的彼岸花妖冶盛放,赤炎璀璨,花红铺就的火照之路绵延数百里,照亮了幽漆如墨的幽冥之都。忘川河边,三生石畔,无数漂浮前行的魂魄,纷纷驻足观望,所有前尘往事历历在目。三生石上的画面消散时,他们随着鬼差向着奈何桥飘去。
满面沟壑花白头发的老妪正在桥上望乡台旁熬煮浓汤,大多数魂魄接过汤碗,一饮而尽。老妪看着眼前的男子“你为何不肯喝?”“我怕忘了她。”老妪掏出怀里的翡翠镜,看了片刻,一脸慈爱的笑笑“伸出你的右手臂,让我为你做个标记,这样你将来会再遇到她。”老妪将头上的桃木簪取下刺向心口,又在男子手臂上一扎,一个如血的印记若隐若现。
“姑娘你为何不肯喝?”“我说过要等他。”老妪看看翡翠镜“忘了吧,他与你无缘。下一次你再来此,会如愿。”女子喝下汤,消失在奈何桥畔。
老妪忽然挠挠耳朵,褶皱的脸上笑出花来,拔下头上一根银丝,取下带着心头血的桃木簪点在发丝上,汤锅旁立即多了个一模一样的老妪。她不停的为前来的魂魄舀着汤,只是默默无声。
先前那老妪对着桃木簪道“死老头儿,别念叨了,你且在玲珑居里等我。”说罢凭空消失了。
玲珑居里别有洞天,仿佛另一个蓬山,山上桃花盛放,绿柳如烟,竹篱环抱着几间茅屋,篱笆上缀满了长长的豆荚,几个黄灿灿的胖南瓜正倒在地上;院中一棵粗壮的相思树,耸入云天,叶子被风飒飒吹动,底下的枝丫上亮红色的相思果不停晃动。
茅屋里传来了男子疼惜的声音“恋娘,你瘦了。”女子叹气道“大约是前次瘟疫闹的,人间死了几千万人,三生石上魂魄多的不能计数,我忙了整整一年。心头血都快不够了。”男子用哄孩子的声音道“来,恋娘乖,喝点我煮的养生汤。”女子娇嗔“不喝,上次喝了你的汤,我前三个月天天走神,后来才知道你在汤里放了你的心头血还有相思豆。念郎你怎么总是作弄我?”男子大笑“果然有用,你走神是在想我吧?”恋娘道“哼,鬼才想你。”
突然,院子中的相思树上铜铃大作,声音一次比一次急,一对璧人从屋内跑出来。男子望着铃铛皱起了眉,“糟了,走的时候忘了布置结界,有人动了网格中的红线!”女子不舍“念郎,你此去小心些,若是很久不能回来,记得让蒙娃传音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