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_作者:千年书一桐(1115)

2018-02-11 千年书一桐

  对方如此熟稔地以婶子自倒是令谢涵吃了一惊,联想起年前的那份大礼,谢涵送觉得这丁氏似乎不简单,她到底想做什么?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以谢涵目前的身份,她并不觉得自己还能有什么值得对方惦记的。

  可也正因为此,她才觉得更不能理解。

  第八百三十三章、言深

  不过不理解归不理解,可对方送上门来了,机会难得,谢涵也不想错过。

  “好,承蒙婶子不弃,谢涵就借花献佛,请婶子去偏厅用顿斋饭,你我虽是相识一场,可总也没机会坐下来好好说会话。”谢涵相邀道。

  “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丁氏牵了谢涵的手反客为主地往偏殿走去。

  进了偏殿谢涵才知道,丁氏早就在这预定了一桌素餐,见谢涵惊讶,忙道:“实不相瞒,今儿我是特地来见你的,我听说你大年初一便来了龙泉寺,想必今日也不会错过,便和家人告了个假。”

  “这又是为何?夫人想见我直接来家里便是,我如今一个人住着也很是方便的。”谢涵问道。

  丁氏摇了摇头,“话虽说如此,可城里人多眼杂的,保不齐便有好事之人捏造出点什么谣言来,于你不利,于我也没什么好处。”

  “婶子倒真是个爽利之人。”谢涵弯了弯嘴角,一般人很少会这么直言某件事对自己不利的。

  “我也不是对谁都这样,就是觉得跟你很投缘,想必你也清楚,我那大女婿和你夫君一向交好,故而我也就厚颜以你的长辈自居了。”

  对方这话一说,倒是令谢涵想起了一件事,她后来听朱泓说过,这位丁氏并不是马世子的原配,马世子的原配是丁氏一母同胞的姐姐,后来因为难产而死,只留下了一个才三岁大的女儿马珮,于是,马家又向丁家求娶了妹妹,因此面前的这位丁氏是继室。

  不过谢涵从对方说话的口吻里听出来,这位丁氏显然和那位继女相处得不错,因为上一次见面,她还因为马珮的亲事特地谢过朱泓,说要不是那日朱泓在朝会上大战群臣,让马家知晓了平国公潘家的世子不学好的一面,说不定马珮就嫁给了潘家。

  故而,谢涵见对方又提到了马珮,忙笑着回道:“理应如此,婶子客气了。”

  “孩子,你不怪婶子多事就好,婶子最近听说了点谣言,外面都在传你和你夫君之间出了点问题,论理,这话有点交浅言深了,可说起来我和你也算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了,因此,我也就不跟你外道了。”

  原来,马夫人的丈夫曾经和谢纾共过事,后来谢纾去了扬州任两淮盐政,马世子去福州赴任的时候途经扬州还特地去看望过谢纾。

  “原来是这样,多谢婶子关心了。”谢涵回道,“我和夫君的确起了点误会,不过不是什么大问题,相信过段时间应该就会好的。”

  这种事情谢涵自然没法和对方解释清楚,别说是三面之缘的丁氏了,就是从小陪她一起长大的司琴谢涵都没法说出口来。

  “你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我听说好像和六皇子中毒一案有关,虽说后来洗清了你的冤屈,可这件事毕竟在你们两个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想必你会觉得他不信任你。孩子,这男人啊,别看他们在外面一个个人模人样风风光光的,其实骨子里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你千万别和他针尖对麦芒的,有的时候退一步给他个台阶下,事情或许也就过去了。”

  谢涵听了这话苦笑一下,“婶子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知道就好,我就是担心你年轻不知事,身边又没有一个可靠的人教导你,仗着年轻气盛和他弄拧巴了这个结就不好解了,别的也没什么,我找你就是说说这事。对了,我听说你夫君在战场上很厉害的,是个不折不扣的少年英雄,我们家老爷和老太爷都没少夸他,说他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要不皇上也不能连孝期都等不及就派他去了代州,不过这样也好,给你们一段时间好好反省反省。”

  “将才不将才的不敢说,他也是这些年经历的多了才摸索出一套应敌的经验来了,有时候想想也真心疼他,在战场上应对鞑靼人的明刀明枪也就罢了,下了战场还有的是暗箭冷箭等着他,这日子哪有一刻放松的时候?也亏得是他命大,竟然一步步都躲了过来。”

  “可不是这话,所以我才劝你,好好向他低个头,不为别的,就为了将来你们的孩子别像他一样,有爹还不如没爹呢,要不是赵王宠妾灭妻,哪里会弄出后面这些事情来?”丁氏咬着牙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