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些人明显是要等这两位公主成亲后才能回鞑靼的,因此谢涵以为皇上会尽快地了结此事,毕竟已经拖了一个多月了。
朱泓摇了摇头,“没办法,这是钦天监算的日子。”
谢涵听了很不以为然,又不是皇上或太子婚配,一般人的婚配影响不到国运的,有必要这么正式隆重吗?
“罢了,你也别多想了,前些日子皇上接到西北的奏折,又是大旱又是地龙的,故此他也请钦天监的人卜了一卦,说今年的冬至祭天要大办。”朱泓见谢涵不以为然,补了一句。
“冬至祭天大办?”谢涵听了思索起来。
皇上拖了这么久都没有宣布这个太子人选,想必是在找一个好的契机,可一大年都过去了,如今只剩下冬至、腊八两个节日了,难不成他是打算在冬至这天做点文章?
因为冬至祭天大典是立国以来的规矩,也是在祈年殿举行,参加的人员不仅有皇室宗室成员,还有文武百官,倒也是一个好机会,只是皇上到底会怎么做呢?
大办,怎么算是大办呢?
好在没几天谢涵便知道了答案,以往的祭天活动一般都是冬至的前一天皇上便移驾祈年殿旁边的斋宫进行沐浴,次日也就是冬至的正日便开始举行祭天大典,可这一次改规矩了,冬至的前三天皇上便带着几位皇子皇侄一同入驻斋宫了。
连着三天的斋戒沐浴后,皇上带着皇室成员、宗室成员以及文武百官站在了祈年殿前,可巧这天下起了大雪,不一会纷纷扬扬的大雪就把皇上和几位皇子身上的红色祭服变成了白色,祭坛上的神火倒是一直没有灭,可就是用这神火去点祭天的神灯时,不是神灯灭了就是升不到一两丈就掉落下来。
朱栩试了三次三次都是如此,不要说一旁的祭司吓出了一身冷汗,就是身后的文武百官见此也无不暗自忧心起来。
要知道这可绝不是什么好兆头。
谁知就在众人各自忐忑不安时皇上突然出了一个主意,命一个太监扶着朱济去点这盏神灯,朱济倒是把这盏神灯点着了,可神灯刚升到一丈多高就落了下来。
接着便是朱汨,朱汨更不行,神灯是点着了,可还没等升起来就灭了。
轮到朱渊时,由于朱渊才年方十一岁,个子还不够祭坛高,朱栩刚要命一个太监把他抱过去,后面站着的朱泓突然开口了,这时的他已经隐隐猜到了皇上的用意,于是,他自动请缨去助朱渊一臂之力。
朱栩看了看朱泓,又看了看朱渊,吐出了一个字,“准。”
于是,朱泓走到朱渊身边牵起了他的手,两人并排走向了祭坛,朱泓先让朱渊接过祭司手里的火把,然后抱起朱渊,在朱渊的耳边低语了一句,只见朱渊把火把放在油里打了个滚再点着了,接着再火把倒插进了神灯底座的铜丝缝里,随后朱泓放下了朱渊,把神灯提下来的同时快速地伸出手去把铜丝往外扯了扯。
第九百零一章、天意
由于朱泓做这一切都是背对着众人,加之他的动作也快,又是一个风雪天,因此大家也就没有留意朱泓做了点手脚。
神灯放在朱渊的两只手上后,朱泓告诉他,一定要感觉到神灯变轻隐隐有往上升的势头时再松开手同时再对着神灯吹口气。
于是,落在众人眼里的情形是朱渊两只手托着神风,鼓着腮帮子对神灯吹了一口气,接着神灯缓缓升了起来,一尺,两尺,三尺,一丈、两丈,三丈,直至扶摇直上。
朱渊虽然说不出话来,可看着神灯缓缓上升,脸上的笑容是越来越灿烂,甚至还拉着朱泓蹦了起来,朱泓回了他一个大大的笑脸同时也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众人心里虽然有点纳闷,可好歹神灯是升上了天,可以继续祭天了。
谁知祭司刚要开口宣布下一个仪式时,安国公王垚站了出来。
王垚的意思是既然前三位皇子都试了一遍点神灯,怎么也该给八皇子朱淳一个机会。
王垚一说,沈隽也站了出来,他说八皇子同样也可以让人抱着去点灯的。
朱栩往台下众臣扫了一眼,倒是也同意了顾铄抱着朱淳去点一盏神灯。
顾铄自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而且他也猜到了朱泓定是走了什么偏门,可问题是他站的位置本就靠后,加之朱泓是背对着大家做的这小动作,又是一个风雪天,他委实没有看清朱泓做了什么,不过他倒是看见朱渊把火把插进了神灯的底座。